【直报网北京12月24日讯】(北京商报)2024年末,存款“特种兵”们再次重出江湖,穿梭于各个信息渠道,只为寻觅利率更高的存款产品。“求高利率存款”“哪有好的存款产品啊”……在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度不断攀升,诸如“求存款”之类的帖子随处可见,储户们热情高涨,不惜跨城办理业务以实现资产增值。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中型银行在揽储方面表现得愈发“佛系”,冷热对比之间,是银行在控制负债成本和适应监管要求上的策略调整。对储户而言,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环境,成为关键问题。
存款“特种兵”热情高涨 年末将至,存款“特种兵”再次活跃起来。 12月初,在北京工作的李明(化名)早早起床,开启了一场特殊的“半日行”。不久前,他从社交媒体上了解到,某城商行在天津市武清区的一家网点在售一款利率达到2.7%的3年期定期存款产品,这个利率水平在北京非常少见。 得知消息后,李明迅速规划好行程,周五一大早,他从北京乘坐高铁前往武清,抵达武清后,出站打车直奔这家网点。“到网点后银行工作人员快速帮我办理了定期存款,将利率锁定在2.7%,高铁往返和打车费用总共不超过100元,也并未占用过多时间成本”,李明觉得这次跨城存款非常值得。 李明的经历只是众多跨城存款“特种兵”的一个缩影。在存款低利率的大背景下,储户们不再局限于本地银行,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区域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12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以储户身份向这家银行工作人员进行咨询,据一位客户经理介绍,从北京到天津存款流程相对简单,可以携带身份证前来开户,之后通过转账将其他银行资金转入新开的账户中,资金到位后可以办理定期存款业务,既可以存入银行卡内,也可以选择开具存单形式。 “各地区、各时期政策有所不同,去年曾有过超3%的利率,但随着时间推移,今年整体利率都有所下调,之前2.7%利率存款已暂无额度,目前,我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6%,存款金额1000元起存,存入资金没有上限,只要是1000元的整数倍即可。”上述银行工作人员说道。 林杨(化名)也是存款“特种兵”中的一员,不久前,她通过社交平台联系到一位厦门地区的地方银行客户经理。这位客户经理声称,由于该行尚未调整,目前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仍能保持在2.8%高水平。假设存入10万元,以当前本地银行提供的3年期利率为2.2%的定期存款产品为例,到期后可以获得6600元利息收入;如果选择跨城银行的2.8%存款利率产品,到期后可以得到8400元利息收入,相差达1800元,考虑到未来可能进一步降息的趋势,林杨认为现在锁定较高的利率是明智之举。 为了吸引储户的目光,也有不少疑似银行客户经理的人士通过社交媒体揽客,北京商报记者以储户身份发布“求高利率存款”的信息后,至少有10位自称客户经理的人士表示,有高利率产品推荐,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普遍在2.5%—2.8%左右,这一利率水平相较于市场上同期限存款利率确实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大中型银行“佛系”揽储 存款“特种兵”的兴起并非偶然,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使得不同银行间的存款利率出现了明显差异。一些中小银行为了迅速扩大规模,推出了较高利率的存款产品。 为了追求高收益,储户们穿梭于各城市、不同银行之间,仔细比较利率的高低、优惠政策的多寡,不惜通过请假、利用周末时间长途跋涉去办理存款业务。然而,时过境迁,基于压降负债成本、缓解息差下行的诉求,昔日热闹的银行揽储市场,已渐渐淡出喧嚣。 大中型银行揽储显得愈发“佛系”,中长期限大额存单“断货”已成为常态,曾被追捧的“特色存款”也是一单难求。对比来看,虽然有一些中小银行通过“逆势”上调存款利率的方式加大揽存力度,但依旧是少数行为。 今年4月初,招商银行曾传出“停发3年期以上大额存单”的消息,彼时,该行中长期限大额存单“断档”,目前来看依旧未能“补货”,据该行手机银行App显示,招商银行大额存单中,仅有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产品在售,最高存款利率为1.7%,仍未上架3年期大额存单产品。 国有大行中,中国银行在售的2年期、部分3年期大额存单产品显示“额度不足”;交通银行大额存单专区暂无可购买的产品;邮储银行在售大额存单存期期限为1年。也有部分中小银行在售大额存单期限最长为1年,无中长期限大额存单在售。 在营销推广方面,往昔那种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街头巷尾的揽储活动逐渐减少,银行网点内,工作人员也不再对客户进行高强度的存款推销,而是更倾向于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在咨询特色存款时,一位银行客户经理直言,“今年6月中旬我行下架了高达2.65%的5年期特色存款产品。经过多轮调降,现在特色存款产品也不具备优势,利率和普通存款产品相差无几”。在存款产品营销上,这位客户经理发布的推销文案还停留在10月,当时的内容也多以普通定期存款为主。 在一位银行业人士看来,特色存款利率从曾经具有较大吸引力到如今与普通存款相差无几甚至下架,一方面是银行主动调整负债结构、适应监管要求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表明整个市场利率水平在宏观经济调控和市场竞争格局变化下逐步趋于稳定和合理。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艾亚文表示,由于净息差持续收窄,银行也在控制和减少大额存单的发行量,压降这些揽储成本较高的负债。 储户应锁定多元化资产配置 储户寻“高”与银行相对“冷淡”,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存款利率经历了多轮降息,最新一轮调降动作于10月18日拉开序幕,彼时,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家国有大行以及招商银行集体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幅度在5—25个基点之间。这是继今年7月后,国有大行再度领衔集体下调存款利率,与上一轮下调相比,此次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幅度更大。若将10万元进行5年期整存整取,按照挂牌利率计算,利息将由9000元降至7750元,减少1250元。随后地方中小银行也纷纷跟进降息。 存款利率下调有助于降低银行存款成本率,缓解息差压力。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4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季度),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3%,环比下降0.01个百分点。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调整存款利率有助于缓解净息差压力,为银行进一步让利实体经济拓展空间;从趋势看,后续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更多取决于存款市场供求状况,各类型、各家银行自身资产负债、净息差压力及经营等方面情况。 从储户角度而言,一方面需要避免过度冒险导致潜在损失;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稳步复苏,金融市场情绪回暖,可以适度多元化资产配置以平衡收益与风险关系。 在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看来,存款利率全面下行的同时,预计各家银行依旧会加大特色存款创新力度,以实现差异化营销或维系特定客户黏性的目的。储户若风险偏好较低,只信赖银行存款,应提前锁定中长期存款产品;若客户风险偏好较高,建议可考虑更具收益性价比的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等投资产品,平衡资产配置。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原标题:2024银行业的变与不变) 责编:九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