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1月16日讯】(中国新闻周刊)有一个人做公益,就可能会带动无数人一起做,形成“爱的倍增” 听到电话里那一声“谢谢阿姨”后,章楠的眼泪涌了出来。 “谢谢阿姨”——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的,有点费劲,不太清晰。 说话的是山东一名从小就失去听力的小男孩。电话的这头,章楠是康宝莱的一名服务商,捐赠20万元资助其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两人缘起于康宝莱的“天使听见爱”,一个旨在帮助困难家庭听障儿童回到有声世界的公益项目。 手术后,章楠去医院看望孩子一家。她惊叹于一个公益项目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这是发生在2016年的事。2024年底,康宝莱对“天使听见爱”做了一场评估总结:项目走过了十五个秋冬,共资助201名听障儿童成功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落成了9个康复阅读馆,20个融合教室�� “公益与慈善是康宝莱基业长青的基因,”康宝莱中国区总经理蔡孟红在项目评估总结会上说道,“这份对公益事业的执着,源于公司创始人马克·休斯的大爱精神,他说要用来自心底的爱来对待及影响他人。” 秉持着这样的大爱精神,康宝莱在进入中国市场的25年来,始终致力于公益事业,除了“天使听见爱”,还陆续开展了“乡村医生”“爱心餐”等公益项目,以及和一万多名康宝莱服务商一起,积极传递“营养+运动”的生活方式,努力改善弱势人群的营养和健康问题。 他们希望,善意,借由康宝莱庞大的“社区+平台”网络,在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之间流动起来。 康宝莱中国区总经理蔡孟红 十五年,让爱有声 “我相信我的孩子会拥有和我不一样的人生。” 金乐的妈妈用手语比划出了这句话。她和金乐的爸爸都是听障人士,金乐则在1岁半时被诊断出先天性耳聋。 这个原本被无声的阴影笼罩着的家庭,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康宝莱“天使听见爱”公益项目,并申请到了资助。金乐在植入人工耳蜗,并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康复训练后,逐渐恢复了语言能力,顺利进入普通学校。 这样的改变发生在很多从无声世界走向有声世界的孩子身上。康宝莱服务商梁婷也至今记得,她去青岛看望另一个康复后孩子的场景。她看见孩子坐在课堂里背着古诗,和孩子一起去海边放了风筝,所有人都笑得格外开心。 一个项目对孩子的影响远不止如此。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回访了“天使听见爱”项目的49个受助家庭后,院长高华俊给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具有救助年龄较早、救助对象精准、救助内容丰富、救助流程高效、救助覆盖地区广泛等特点。 事实上,孩子一直都是康宝莱公益事业关注的焦点。早在2005年,由创始人马克·休斯创立的康宝莱家庭基金会开始在全球实施康宝莱之家计划,旨在与全球各国、各地区的慈善机构合作,助力孩子健康的成长。 2009年康宝莱启动“天使听见爱”专项慈善活动,并携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及专业医疗机构共同发起,亦是康宝莱关注孩子健康这一企业传统的延续。 而且,一个项目一做,就是十五年。 “天使听见爱”的前十年,项目主要资助6岁以下的困难家庭听障儿童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随着第一批接受“天使听见爱”帮扶的孩子逐渐长大,康宝莱项目团队在持续跟踪回访后发现,孩子虽然能听到声音了,但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听力康复训练。再加上很多省份已陆续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纳入政府项目救助范围,因此从2020年开始,“天使听见爱”2.0更多地聚焦在术后的康复训练和社会融入。 康宝莱与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合作,采用线上阅读打卡、线下援建康复阅读馆和融合教室等方式,为听障儿童康复及成长提供支持。截至2024年底,康宝莱援建的9所康复阅读馆在全国8个城市落地;为20个融合教室安装了相应设备,以避免人工耳蜗受到多媒体设备干扰。 “天使听见爱”还会有3.0版本吗?在2024年底的项目评估总结会后,蔡孟红就拉着同事讨论下一步的计划,“关于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我们能做什么��” 蔡孟红的妈妈曾经是一名特殊教育的老师,陪伴自闭症和唐氏综合征儿童成长。大学时她常常去妈妈工作的地方帮忙,很早就认识到“世界上有不一样的人存在”。 让不一样的人,也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是康宝莱团队一直在思考的。 为医疗资源下沉,助一份力 让不一样的人被看见,也让不一样的地方被看见。 章楠表示,如果不是积极参与康宝莱的“乡村医生”公益项目,常年生活在上海的她,或许很难真切了解到乡村医疗的现实困境。 在当下的乡村,这些困境是普遍的:一些村里的卫生站,因为村庄人口的外流,渐渐没落甚至停止使用;乡村医疗条件往往较差,不少乡村医生学历不高;村里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他们的健康意识相对淡薄�� 基于此,从2019年开始,康宝莱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作推出“乡村医生”项目,结合康宝莱在营养与健康领域的专长,从能力提升和设施改善两方面入手,助力现代医疗延伸至农村最末梢的一环。 前者主要通过开发权威的乡村医生在线职业培训课程完成,后者则包括为欠发达农村地区援建博爱卫生站、捐助“移动医院”设备包等多种方式。 比如在山东济南裁缝峪村,老卫生站因年久失修被废弃,村民们只能走三四公里山路到邻村卫生站看病,或者跋涉16公里去镇卫生院就医。 王宇是康宝莱山东分公司的一名员工,他前前后后往返济南市区和裁缝峪村18次,协助走完了所有的流程和手续。 2021年7月,裁缝峪村博爱卫生站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康宝莱出资15万元建设卫生站的主体结构,当地政府提供土地及资金购置医疗设备,并负责后期的运营和管理,确保卫生站的可持续运营。 新建成的博爱卫生站,建筑面积80多平米,设有独立的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预防保健室和药房等。配备的4名乡村医生也完成了线上技能培训,不仅能为800多名村民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还辐射周边七个村的村民。 相似的情况在全国更多偏远乡村“复制”。2021年“乡村医生”项目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锦屏县西部的文斗村,这一回不仅要走山路,还要走15公里水路才能到达,最终将该村原有的仅60平米的砖木结构房屋卫生站扩建为160平。 此外,“乡村医生”项目还包括向一些偏远乡村地区捐赠价值15万元的“移动医院”设备包。它创新整合了血糖仪、血压计、血氧仪、心电、超声等十余种终端仪器设备,便于村医向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人员提供上门检查等特殊医疗服务。 四年多来,项目共捐赠约660万元,在全国20余个省/市援建了10所博爱卫生站,捐助23个“移动医院”设备包,并为1500名乡村医生提供免费培训课程,惠及农村居民超50万人。有了援建卫生站的村庄,基本能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先预防”。 但对康宝莱来说,把健康送到更偏远的地方,不仅仅体现在“乡村医生”项目,偏远地区儿童的营养问题也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关注乡村儿童从“吃饱”到“吃好” 在做了多年公益事业后,康宝莱的公益思路也越来越清晰:结合社会需求,用自己在健康营养领域的专长,去填补在公共政策之外的一些缝隙。“爱心餐-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就是一个主要实践。 2021年,康宝莱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共同支持世界粮食计划署在甘肃省临夏县开展该试点项目。 深耕营养领域几十年的康宝莱深知,儿童营养对于儿童发展至关重要,就像是给未来打好地基,这个成长的黄金期如果营养不良可导致儿童不可逆转的身体和认知发育迟缓。 而现实是欠发达农村地区更容易出现儿童营养不良、不均衡的情况。康宝莱企业社会责任经理在甘肃项目点走访时也发现,当地人的饮食偏好主食,肉蛋奶相对缺乏。 因此,“爱心餐”项目通过为乡村幼儿园儿童提供营养餐、改善幼儿园厨房设施、营养健康宣教等方式,全力支持乡村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捐赠约470余万元,为甘肃8所幼儿园的1600余名学龄前儿童连续提供5个学期的营养早餐。 2023年底,康宝莱对项目进行了复盘,并于2024年7月发布了项目评估报告。报告显示,项目区干预组儿童的生长迟缓与低体重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还抑制了儿童不健康零食消费的上升趋势,孩子们上幼儿园的出勤率都提高了。 但复盘后新的问题摆在了眼前:当下乡村儿童在饮食上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从吃不饱到吃饱的问题,而是从吃不好到吃好的问题。 如何吃好,需要对营养和健康有一个科学的认知。但观念的改变、习惯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在“爱心餐”的2.0阶段——2024年10月,康宝莱启动了新一轮“爱心餐”计划,向位于云南省景谷县的超过1000名乡村儿童提供为期一学年的营养加餐。此番,项目特别加强了对师生营养素养的提升,为更多地乡村小学提供营养知识宣教。 与服务商一起实现“爱的倍增” 不管是践行各种公益项目,还是推动“营养+运动”的生活方式,康宝莱的公益思路还有一点与众不同:很多时候,善意的触角,是靠着康宝莱的服务商们和遍布全国的营养俱乐部,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各地。 康宝莱与广大服务商之间是一种“共建共创”关系,包括在公益领域。对康宝莱主导的公益项目,如“天使听见爱”“乡村医生”“爱心餐”,服务商们踊跃捐款,并且积极参与到项目中,在项目点举办各种志愿活动。 对每一个康宝莱的公益项目,服务商梁婷都积极参与。年轻时她曾有一段下乡十年的经历,深刻感受到了城乡发展的差距,“零下二三十度的冬天,窗户都是有洞的。”加入康宝莱后,每次献爱心,她都觉得对过去的自己是一种安慰,以前能力太小,现在通过公司的项目就能去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公益加深了工作给她的价值感,而这种价值感又激励她努力工作。 除了这三个公益项目,更多的善意,散落在日常。就如服务商们向顾客传播积极的生活方式时,常遇到拒绝甚至不理解,但服务商们并没有不耐烦,“做慈善不一定是捐钱,能够给别人多一点包容和微笑,也是对他人的善举。”章楠表示。 他们也在助力着打通营养知识传播的最后一公里,依托遍布全国的营养俱乐部,将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理念带到社区,支持公众健康素养的提升。 康宝莱也在内部设立了完善的表彰机制,如每年都对在慈善事业上坚持不懈的伙伴颁发“人道主义奖”等公益奖项,以此鼓励服务商们更多地参与到公益项目中。 行动已经在发生。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服务商章楠签署了遗体捐赠协议,她希望自己的角膜能帮另外一个人看到光明。而这一切源于“天使听见爱”项目对她的影响,“一个人听得见和听不见是两个世界,那么同理,一个人看得到和看不到也完全不同。” 一个服务商背后可能是无数个营销伙伴。一间小小的营养俱乐部里,人与人之间是会相互影响的,有一个人做公益,就可能会带动无数人一起做,爱的土壤就形成了,并且是“爱的倍增”。 就像有人曾说,“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一点点。”当更多人都意识到自己拥有推动社会向好的力量,并带着共情和同理心行动时,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就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文中章楠、梁婷为化名) (原标题:康宝莱公益之路:积力所举书写大爱文化) 责任编辑:一一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