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3月8日讯】(中国质量报)“我是‘80后’,但到现在都没有‘阳’。去年8月,我做了心脏和心血管方面的全面检查,医生说从检查结果看,我是‘50后’。”站在记者面前的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研究员郭家荣精神矍铄,完全不像年过八旬的样子。作为纳豆生产企业北京燕京中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京中发)的技术顾问,他将这一切归功于自己长期食用纳豆。 事实上,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增强免疫力、抵抗力成为热门话题,也让健康产业迎来新机遇。保健食品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领域,尤其受到消费者青睐。“当前,中国是全球营养健康产业最活跃的国家之一,既是原料主要生产供应地,又是产业发展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接受中国质量报采访时表示,近3年,我国保健食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5%以上,质量稳中有升,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保健食品消费市场,行业规模4000亿元。 “保健食品的概念从1996年《保健食品管理办法》首次定义至今有27年了,取得了不少成绩。”厉梁秋透露,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国保健食品有效批准证书共计11251件,保健食品备案凭证共计13306件,全国共计发放保健食品生产许可1684件。 罗兰贝格发布的报告《“十三五”时期中国保健品行业致胜策略》预计,受消费升级与政策利好等驱动,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将在可预见的未来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记者,现阶段中国在“保健品”方面的消费支出仍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欧美国家平均消费中,“保健品”的消费占总支出的25%以上,中国不到5%。随着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及“十三五”期间食品药品政策革新,“大健康”这一概念被赋予新内涵,由大健康产品转变为“大健康产业”“大健康理念”“大健康格局”。由此可见,中国营养保健品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厉梁秋表示,以前,保健食品的目标人群主要是老人等特殊人群,但疫情让每个人都看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也让人认识到在健康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尤其是免疫力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也让保健食品开始全方位覆盖所有人群,年轻人和临床医疗机构都开始更加认同保健食品。 “不要污名化‘保健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生产出优质的功效确凿的‘保健品’。同时消费者要明白均衡膳食、优质睡眠、适度运动、平和心境才是最好的‘保健品’,健康没有捷径,不要把‘保健品’捧上神坛。”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接受采访时说道。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进入新的机遇期。“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趋势是更明确的可评价功能、更广泛的原料、更食品化的形态、更精准的人群对应和更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厉梁秋分析说。 “无论如何,保健食品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许多新的趋势和特点,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激发行业发展新动能。”厉梁秋认为,保健食品的新机遇来自两个方面,从释放政策红利来看,应该强化健康产业定位,明确食品属性;落实分类市场准入,扩大备案产品;完善原料管理制度,严格安全保障;动态管理功能声称,提升创新空间;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重视事中事后监管;发挥社会共治作用,接轨国际发展;推进保健食品立法,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保健食品:新挑战中蕴藏新机遇) 责任编辑:蓝莓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