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ofo大眼车全面投放
7月5日,摩拜开始卖雨衣,初始定价268元 【直报网北京7月10日讯】(海疆在线)一条条“共享经济”的新闻冲刷着人们的眼球,各大媒体的记者如同磕了药一样的追逐热点。“共享”二字本身就成了带来流量的金字招牌。 但是当人们回过神来才恍然发现,无论是大眼车还是天价雨衣,对共享单车至关重要的运营模式或硬件技术来说都毫无创新,只是用传播学中的猎奇因素很好地维持住了ofo和摩拜在新闻中的热度。正应了传播学中的老话——我们看重的是大众的眼睛和耳朵,不需要脑子。 在过去,大众的关注度要变现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或许你需要投放广告,或许你需要兜售衍生品。但是在今天,大众的关注度本身就是可以算钱的。不信您瞧,ofo就在本周四又从土豪手里拿到了7亿美元的融资。 只要“共享经济”这个词热度依旧,他们就可以继续圈钱,就算圈不到押金了,还是可以圈融资的嘛。 但与此同时,笔者却总是忍不住要泼冷水, “共享经济”,真的共享了么?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人们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整合闲散的物品、劳动力、社会资源,以达到共同受益的目的。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举个例子——顺风车,笔者说的是传统意义上的顺风车,而不是滴滴出行的那款软件。顺风车对司机而言,这其实就是一种对闲散物品与社会资源利用的模式,按照概念上的分类,这也是“共享经济”模式,只是我们往往不会刻意提起罢了。 在顺风车例子中,因为一个司机不可能坐4-5个位置,所以产生了闲置的资源——座位。而顺风车,则是利用起了这部分闲置资源,创造了更多的收益——搭乘的人获得了便利的交通移动,开车的人可能获得了经济的收益,或者是心灵的满足。所以这是一个符合概念定义的“共享经济”的模式。 反观现在的“共享经济”,真的有“利用闲置资源”的性质么?没有,他们是投入了新资源,而且很可能是投入了严重超标的新资源,从直接结果来说,他们并没有更加有效的利用资源,反而是促成了资源的浪费。 因此这种行为并不具备“共享”的性质,他的本质是通过购置某种物品,并反复交与他人使用,借此获得使用人支付的费用。在经济学中这种行为叫“租赁”。 那么,一种租赁行为,为什么一定要抱上“共享”的大腿呢?当然是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加前卫,更加新潮,从而获得更高的大众关注度,便于更快的圈钱了。 当这种思维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就表现为共享单车千奇百怪的宣传方式:笨一点的会给单车刷上各种颜色,从土豪金到七彩虹无所不有;高明点的,则会像ofo或者摩拜这样不定期的搞些新闻出来赚眼球——你真以为大眼车就能提高骑行次数?还是摩拜靠卖雨衣能赚钱?别傻了,人家只是为了上一次头条! 相比于单车,其他的共享物品做的更加难看。 “共享e伞”这个共享雨伞的品牌,在全国11个城市投放了接近30万把雨伞,现在绝大多数雨伞都被使用者带回家了,市面上一伞难觅。可它的创始人照样可以淡定的告诉你,人家是“藏伞于民”,并且丝毫不担心雨伞被盗的问题,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了“某天下雨带伞出门;雨停后顺手物归原主”的可能上。拜托,共享雨伞是提供的应急需要,谁家没有几把常备雨伞的,雨天出门不用自己的伞,而选择用一把撑开就计费的伞?这是一种什么心态? 说出这种几乎可以当段子听的解释,也是因为这个故事必须继续讲下去,毕竟8月就要启动A轮融资了,没有好故事,只让人看到遗失率逼近100%,那还谈什么融资。 扯远了,让我们回归主题。 现在的共享经济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披上了“共享”外皮的租赁行为,是一种“伪共享”。而他又有着不同于传统租赁行为之处,传统的租赁,营利依赖的是“租金”;但在关注度可以直接带来收入的当今社会,“共享经济”已经看不上租金了,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把故事讲圆,获得更高的关注度,从而带来更大金额的融资。 这种模式带着很浓厚的金融色彩,同时在不考虑营利的情况下就一轮又一轮的融资,又多少带了一点庞氏骗局的影子。可以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畸形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或许短期内为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也为很多原本濒临饿死的实体厂商提供了大量的订单,甚至有可能在宏观上帮政府解决了一部分过剩的产能。但如果无法解决营利问题,这一轮轮融资最终带来的,恐怕就是波及整个行业,乃至于整个国家的金融动荡。 (原标题:警惕共享经济沦为合法的“庞氏骗局”) 责任编辑:小宇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