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旅居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有数千万之多,由于居住国家及其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一个来自中国市场的90后女孩,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两年内登顶美乐家经销商从未企及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10月11日至13日,由道道舆情监控室和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主办、道道国际传媒承办的

当前位置: 直销报道网 > 财经 >

辛亥百年:两岸共创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时间:2011-10-08 02:58来源:直销报道网 作者:直销报道网 点击:
  直报网北京10月8日电(新华网报道)辛亥革命爆发之时,台湾还在日本殖民者的铁蹄之下,但台湾同胞并未缺席这场“打开中国进步之门&rd

 

直报网 北京10月8日电(新华网报道)辛亥革命爆发之时,台湾还在日本殖民者的铁蹄 之下,但台湾同胞并未缺席这场“打开中国进步之门”的伟大革命。 台湾于1945年重回祖国怀抱,但1949年后海峡两岸再度分隔,一百个年 轮里,两岸聚少离多,走过不同的发展道路。今天,两岸关系历经波折终于出现 和平发展势头,两岸中国人百年来第一次有难得的条件和机遇,共同致力振兴中 华、民族复兴。两岸双方、两岸同胞理应继承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贤的遗志 ,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坚持正确方向,务实解决问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 平发展,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若要救台湾,非先救祖国着手不可!”百年间,两岸同胞 在保家卫国、振衰起敝、光复台湾中,不断彰显与强化着命运共同体的事实与情 感,成为我们携手开创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1944年4月初的一个暗夜里,一列从釜山开来的火车缓缓驶过鸭绿江上的铁 桥,开进丹东(时称“安东”)车站。20岁的台湾青年吴思汉下车 时,难掩归国一刻的激越思绪。

高中时就默默立志要回祖 国参加抗日的吴思汉,毅然放弃在日本京都的大学学业,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朝 鲜半岛和东北、华北沦陷区,突破层层封锁,历时约1年,最终抵达战时 “陪都”重庆。

几十年后,台湾作家蓝博洲偶然发 现这段尘封的史实,完成纪实文学作品《寻找祖国三千里》。该书封面上写着这 样一句话:“祖国啊,请你看我一眼,你的台湾儿子回来了! ”

甲午战败割台,是近代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最大的耻 辱与最深的伤痛,更直接点燃孙中山先生推翻清廷、振兴中华的革命激情。早在 1897年,孙中山先生就指派陈少白赴台,成立兴中会台湾分会。1910年 9月,同盟会台湾分会成立。1900年、1913年和1918年,孙中山3 次赴台,台湾成为其传播革命思想、联络革命志士、指挥武装起义的基地之一。

“在辛亥革命的前夜,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起义不断爆发 ,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接受革命思想,台湾同盟会组织迅速得到发展,台湾同胞 反日斗争成为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大陆学者张春 英说。

大批台湾志士仁人参与了辛亥革命。他们中有被誉为 “台湾孙中山”的蒋渭水,有在苗栗组织抗日起义、牺牲时年仅29 岁的罗福星,还有变卖家产组织革命军参加反袁护法运动、后被反动军阀孙传芳 杀害的林祖密。

“我们‘雾峰林家’几代 人,不惜舍弃身家性命,为的是保卫台湾这块中国的土地,为的是做堂堂正正的 中国人。”林祖密之孙林光辉说。

1911年10 月19日,武昌首义后仅9天,澎湖渔民章吉辅就驾驶危舟,突破日军海上封锁 ,前往大陆参加革命军。“武昌首义的消息传到台湾,在日人统治下的台 湾同胞莫不翘首西望,兴奋异常,”台湾历史学者陈三井说,“继之 (指章吉辅)投效祖国者,日有数起。”

“若要救台湾,非先救祖国着手不可!欲致力于台湾革命运动,非先致力 于中国革命成功。待中国强大时候,台湾才有回复之时;待中国有势力时候,台 湾人才能脱离日本强盗的束缚。”20世纪初出版的《台湾新青年》上的 一篇文章,一语道破台湾儿女投身民族救亡图强洪流的初衷。

也正是受到辛亥革命的极大鼓舞,台湾同胞在岛内掀起武装抗日斗争的热潮,1 912年至1915年共爆发近10次较大规模的抗日武装起义。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 了最危险的时刻,长达8年的全民抗日战争由此展开。在民族危亡之秋,怀抱热 忱冒死回到祖国投身抗战烽火的台湾同胞,据不完全统计达5万人之多。从大后 方重庆到陕北和晋察冀等敌后根据地,从浙江、福建到香港、海南,都活跃着他 们不屈的身影,留下了他们战斗的足迹。李友邦和他领导的台湾义勇队、台湾少 年团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 无条件投降。“那一刻,我们的想法就是:台湾人终于解放了,我们是战 胜国--中国的国民!”去年过世的老台胞周青,生前不止一次向记者忆 及自己见证台湾光复时的激动心情。

1949年后,两岸虽然 对峙、隔绝数十年,但台湾同胞的中华民族意识与情感并未消减。

上世纪80年代,台湾民歌运动风起云涌,《龙的传人》《外婆的澎湖 湾》《故乡的云》等歌曲问世并广为传唱。这些民歌跨过海峡,风靡大陆,成为 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

慎终追远,传承 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为台湾同胞所坚持。

--台 北、台南的孔庙每年都要隆重举行祭孔大典,近年来更通过视频方式与曲阜、北 京孔庙实现“共祭”。

--2008年和200 9年,台湾当局领导人在台北先后参加祭孔大典和遥祭黄帝陵典礼,宣示台湾同 胞同属中华民族一分子。

--台南籍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 连战先生,多次坦荡表明“我是地地道道的台湾人,也是堂堂正正的中国 人”。

--在陈水扁“激进台独”甚嚣 尘上之时,台湾各界人士走上台北街头,举行“我是中国人”大游行 。

“还给我们祖国啊!未曾见过的祖国/隔着海 似近似远/梦见的,在书上看见的祖国/流过几千年在我血液里/住在我胸脯里 的影子/在我心里反响。”台湾诗人巫永福1936年在《祖国》一诗中 的真情流露,至今读来仍是这般炽热。

“万众一 心,应世界之潮流,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百年来, 两岸走过不同的发展道路,但都是在追求中华民族的富强和现代化。

2011年夏日,台北,101大楼高耸入云。

一批批大陆游客刚刚在位于89楼的观景台俯瞰大台北的景色,又马不 停蹄来到设在裙楼的购物中心展开采购。

这座曾经的世界 第一高楼,既畅享着大陆游客涌入所带来的利好,更见证着两岸经济的成长。目 前,来自大陆的联想、中化、交通银行等大型企业已进驻101,将台北作为其 全球市场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而以“康师傅”方便面在大陆起家 的台资企业顶新集团,于2009年“衣锦还乡”,成功入股101 并取得其12席董事中的5席。风云际会之间,101,正成为新时期两岸经济 互利、双赢的“新坐标”。

“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 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 享者也。”这是孙中山先生的宏愿。

百年来 ,这一宏伟理想在中华大地上逐步化为现实。1949年后,两岸实行不同的政 治、社会制度,走过不同的发展道路。“就大陆而言,历经艰辛探索找到 了和平发展的道路;台湾则创造了跻身于‘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 ,足为两岸中华儿女自豪。”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说。

在大陆,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中山先生遗志,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积极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取得 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青藏铁路、三峡大坝、洋山深水港、西部大开发 ……旧中国的积贫积弱如今一去不复返,现代化的春风正吹遍神州 大地。

2005年4月,站在上海洋山深水港的码头上,首 度访问大陆的连战先生紧握着建设者的手说:“你们的工作很了不起,实 现了中山先生建设‘东方大港’的遗愿。”

宝岛台湾,同样依靠中华儿女的勤劳与智慧,打造出了令世人赞叹的“台 湾奇迹”,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如 今的台湾,无论是外汇储备、经贸实力还是科技研发能力,都在国际上举足轻重 。

“台湾同胞创造的经济成就,是全民族共同的 成果和骄傲。两岸同胞以不同的方式在各领域创造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共同丰富 着中国现代化的内涵。”中共中央台办研究局局长黄文涛说。

宝岛台湾,自古即是中华民族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日据前, 台湾经济与国家经济紧密相连,其产品80%销在大陆。1949年以来,尽管 两岸经济联系曾被迫阻断,但其血缘和“脐带”却始终未曾断绝。

1987年,两岸之间的坚冰打破之后,台商很快来到大陆投 资兴业。“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 水出前村。”长期被抑制的经贸动能迅速迸发,并随着2008年以后两 岸关系迎来历史性转折,汇聚成推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的强大力量。

目前,台湾在大陆投资的厂家超过8万家,总投资达到500 亿美元。大陆为台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伙伴及第二大进口伙伴、第 一大顺差来源地与第一大投资地。

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 渤海、中西部,从传统制造业到电子业再到金融服务业……广袤的 神州大地,成为万千台资企业聚集、创业、壮大的热土。1988年投资大陆前 ,顶新只是台湾一家经营油脂的“小舢板”企业,名不见经传。如今 ,以“康师傅”打响名号的顶新,在大陆累计投资已超过30亿美元 ,投资版图横跨两岸……顶新国际集团副董事长魏应行说,正是大 陆稳定的政策和发展环境,在短短20年内造就了顶新这艘“航空母舰 ”。“现在我们立足大陆走向国际,要打造第二艘‘航空母舰 ’。”

在新的时代篇章里,两岸经贸交流为两岸经 济的各自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反过来,两岸经济的成长又为相 互间的交流、融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和内涵。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 陆以其低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和优惠政策,为台商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和顺 利转型的机遇,那么,现在大陆以其广阔的内需市场和飞速成长的经济实力,正 成为台湾经济于困境中二度转型、再创辉煌的新引擎,也为两岸在新的世纪打造 新的中华民族经济圈奠定基石。即便在台湾经济低迷、国际金融危机来袭之际, 两岸经济仍能“兄弟同心”,逆势而上。

201 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重庆签署,两 岸经济关系由此跨入新的历史纪元。

2011年3月,大陆 “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把发展两岸关系专门列为一章。而几乎同期 ,台湾当局也提出了“开创黄金十年”的政策蓝图,“两岸概 念”成为其中亮点。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规划,都把加强彼此合作列为重 要内容,这是前所未有的。

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两岸经济 同属中华民族经济。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 题,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正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历经百年的历史抉择。

“台湾是个小池子,旁边有大陆这个大湖,我们可以把 鱼放到湖里养大,再遨游世界。”台北世贸中心董事长王志刚这样描述当 前的新机遇。

“台湾经济的前途在大陆,在中华民 族的共同复兴。ECFA的签署实施,以及‘十二五’规划和 ‘黄金十年’构想,为两岸经济整合开启了大门,也拉开了两岸在新 时期共同构建中华民族经济的大幕。”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 民说。

“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的历史必然。”两岸同胞从未像今天这样,拥有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条件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姓名:台湾岛

年龄:移籍现辖已27岁

原籍:大清帝国台湾省

现辖:大日本帝 国台湾总督府

遗传:明显具有黄帝、周公、孔子、孟子等 血统

……”

这是1 921年台湾民主革命先驱、同盟会会员蒋渭水为“台湾”开的一张 诊断书,意味深长,表达了蒋渭水先生、辛亥革命台湾志士乃至全体台湾同胞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收复台湾也是孙中山先生 创党革命的奋斗目标之一。1912年元旦,中山先生向中外记者宣示: “中国如不能收复台湾,即无法立于大地之上。”中国国民党元老戴 季陶回忆说,中华民国成立后,他特别引领曾经参与黄花岗起义的台湾同盟会会 员罗福星拜访孙中山。孙中山告诉罗福星,台湾一定要收复,否则对不起中国人 。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重回中国版图 ,中山先生的夙愿实现了。但4年后,由于历史原因,海峡两岸再度咫尺天涯。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 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 茫,山之上,国有殇。”

这是国民党元老、辛亥革 命老人于右任写下的诗作《望大陆》(又名《国殇》)。诗作咏叹的是国家之殇 、分离之痛,至今在海峡两岸仍屡屡引发共鸣。

自19 49年台湾问题形成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大陆方面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 国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特别是2008年5月2 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新形势下两党领导人 首次会谈。两党领导人达成切实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在 “九二共识”基础上尽快恢复两岸协商等重要共识。

至今,两岸两会已举行6次会谈,签署了有关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岸 海运、空运、邮政合作、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和ECFA等15项协议,并 就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事宜达成共识。

这些协议、共识的达成, 推开了阻挡两岸交流合作的重重桎梏,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蔚然成风, 两岸关系进入了全新境界,得到台湾主流民意的肯定,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 迎。

台湾大学教授王晓波说:“在和平架构下,从 经贸到文化再到军事、政治领域,逐步地由简而难,实现两岸互惠合作,那么两 岸和平统一就能够水到渠成。”

以和平方式实现 国家完全统一,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需要一个过 程,就是要确保和不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管台湾局势如何变化,我们都 要能超越历史的恩怨,超越党派的利益,超越地理的分隔,用更宽广的视野、更 务实的思维来化异求同,维护和增进两岸同胞的福祉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都要 保持和扩大两岸各领域交流和经贸合作,在交流合作中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感,成 为不可割舍、相互扶持的命运共同体。 “回顾历史,面向未来,两 岸同胞肩负着终结敌对历史、抚平历史创伤、携手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 景的历史重任,如是方能告慰中山先生和辛亥先贤,不负民族大义。”中 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辛旗说。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 办主任王毅指出:“历史为中华民族、为两岸中国人提供了难得机遇,让 两岸同胞多年来第一次有可能携手开创全民族繁荣、昌盛、和谐的未来,使两岸 关系发展融汇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

道路已经打开,潮流不可阻挡。只要两岸同胞坚定信心、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够 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阻碍,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走 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锦绣前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本网内容授权书
Copyright © 1998 - 2013 www.Chnds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销报道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5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