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挤泡沫? “不同商品对货币增发率的敏感度并不一致,而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的房价和股价与货币增发率的相关度都是比较高的。而2007年年底至今,股市从6000多点跌至2000多点,泡沫已被挤掉,但房价的泡沫仍在。”陈龙表示。 陈龙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到了去泡沫化的过程中。“在过去24年里,M2的增速都在20%上下,而这两年的目标是将M2的增速控制在13%左右。这是二十几年来的最低点,即最紧缩的货币政策。” 但他也表示,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关键时刻,央行可能需要在了解其货币政策效果的基础之上做审慎决策,才能在挤泡沫的同时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因为中国有太多行业与房地产的存亡挂钩。 上述国有大行风险管理部人士也表示了对房地产去泡沫化过程的担忧。“央行现在放出去的货币,未来由于种种原因是要收回来的,包括投资基建的钱要还银行、借外国的债务要偿还等,所以,持续维持M2的难度未来会越来越大。” “房价若大幅下跌,影响面实在是太大。”他认为,但就银行而言,房价一旦下跌,银行必然开始惜贷,那么企业资金会更加紧张。这样一来,民间借贷可能崩盘,失业率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会增加。 那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要如何平稳地去泡沫化? 在陈龙看来,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收紧的力度很大,所以可能需要辅以更多的配套措施,包括存款保险制度、财政刺激政策等。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方面,准确的选择“锚”就非常关键。 他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各国的货币政策都是用CPI做锚,决定多发或少发货币。但根据过去中国24年的数据,中国的M0、M1、M2的平均涨幅分别为14.6%、18.3%、21.0%,即越广义的货币供给涨幅越快,三者并不具有一致性。 “一个典型例子是银行贷款飙升的2009年,M2的涨幅为28.4%,而这一年CPI涨幅为-0.07%,即出现通缩,房价的涨幅竟然高达23.2%。显然,央行是看CPI还是房价,对其货币政策效果的总结会有天壤之别。”陈龙举例称。 他认为,货币政策的成熟过程是寻找合适的锚以及建立传导机制的过程。“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可有多个目的,但通胀之锚必须选准;否则貌似通胀温和,实际上催生资产泡沫。”▲ (原标题:中国超发的货币去哪了:成高房价最大驱动力) 责任编辑:小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