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旅居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有数千万之多,由于居住国家及其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一个来自中国市场的90后女孩,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两年内登顶美乐家经销商从未企及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10月11日至13日,由道道舆情监控室和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主办、道道国际传媒承办的

当前位置: 直销报道网 > 财经 >

多地过剩产能越减越多 地方政府“怠工”细则难(2)

时间:2014-09-23 09:04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丁文杰 屈凌燕 点击:
优惠政策刺激企业盲目扩张 赵昌文认为,不少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真正在于项目的投产,而是为了获取当地的土地、煤炭等资源以及未来的升值空

优惠政策刺激企业盲目扩张

赵昌文认为,不少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真正在于项目的投产,而是为了获取当地的土地、煤炭等资源以及未来的升值空间,为了获取政府的各种补贴和返还。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绝大多数专家和政府部门认为,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复杂,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单靠市场难以自行调节,政府出台行政措施进行化解确有必要。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分析指出,当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的行业都曾经是政府鼓励的行业,比如光伏等,如果政策不鼓励,在经济下行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过剩,但不会过剩到十分严重的程度。除了政府鼓励政策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地方间的激烈竞争,各地在招商引资中相互争抢,低地价、低环境标准,造成企业过度进入,过度投资。“有些企业为了优惠而投资,上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圈地,而不是从项目的市场前景本身去考虑”。

记者在不少大企业采访时了解到,这些企业在各地招商引资中都成为“座上宾”,一些地方政府想方设法去“公关”,邀请企业来投资,为了表达重视,个别地方甚至动用公安等公权力为企业服务。还有个别企业为了能够享受到免税等优惠政策,不断上新项目,盲目扩张产能,一旦遇到经济下行,就容易陷入困境。

赵昌文说,不少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真正在于项目的投产,而是为了获取当地的土地、煤炭等资源以及未来的升值空间,为了获取政府的各种补贴和返还,真有点“功夫在诗外”的意味。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除市场因素外,还有体制机制、管理方式、发展方式等深层次原因。这位负责人举例说,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强调各自的资源和市场优势,以追求经济和财税收入高速增长为目标,通过低地价甚至零地价供地、资源配置、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信贷扶持等方式招商引资,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投资决策,甚至导致有些企业以项目名目进行“圈地”的投机行为。

专家:引导市场“优胜劣汰”

化解产能过剩是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对创新政府宏观调控的挑战。从记者走访情况分析,通过政府干预化解当前部分行业过剩产能,需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专家建议,一方面要处理好运用行政手段与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陈文玲建议,防止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考核指标或者任务分解到各级政府,应该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另一方面,处理好金融风险与支持优质企业的关系。化解产能过剩中,一些企业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使得企业的银行贷款变成坏账。因此,应对分步化解多少产能,化解哪一类产能,做出财政和金融风险预估,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防范金融风险。然而企业普遍反映强烈的问题是,尽管是产能过剩的行业,但行业内企业有好有坏,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同时,银行要对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优质企业,要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不能“因噎废食”。

此外,应处理好消化产能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些接受采访的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利润微薄,不少资本“脱实入虚”,对实体经济造成很大伤害。化解过剩产能不能简单地“削减”产能、削弱实体经济,而是要通过引导市场“优胜劣汰”,最终促进实体经济更好发展,确保行业利润,促进企业研发创造、提高附加值、做强品牌,提高竞争力。▲

(原标题:多地过剩产能越减越多 地方政府“怠工”细则难出台)

责任编辑:小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本网内容授权书
Copyright © 1998 - 2013 www.Chnds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销报道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5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