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合并可能性很小 显然,中石油和中石化可能将合并的消息,正来源于行业对石油天然气改革的热烈讨论。 春节期间,有外媒报道称,中国政府经济顾问们正在对石油石化行业各种可能的整合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一种方案是将中石油与中石化合并;另一种方案是考虑将中海油和中石化进行合并。 受此消息影响,中国石油2月25日开盘上涨近4%,最终报收11.23元,涨1.35%;中国石化开盘上涨近5%,最终报收6.09元,涨3.40%。 但2月25日,吕大鹏公开回应称:“第一,我们内部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事;第二,我们的原则是对传言不做评价。因为是外媒传出来的,他们可能有自己的信息源,这个我们也不是很清楚。” 然而,此前南北车合并消息被证实,业界纷纷猜测国企改革是不是风向有变。 “南北车合并是为了避免在海外市场的恶性竞争,但中石油和中石化之间并不存在这一问题,而且这两家公司业务侧重点不尽相同,没有合并的可能性。”一大型央企高管这样告诉记者。 花旗银行则认为,规模不是影响中石油和中石化竞争力的主要障碍,以全球标准看,两大石油公司规模已经很大,以市值算,中石油全球排名第二,上游业务仅次于埃克森美孚。此外,我们认为中石油和中石化合并不太可能提高效率,而且,合并还有悖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如果合并,中石油和中石化将占据中国上游石油天然气生产份额的77%、冶炼产品的79%、零售石油的90%。国企改革的一个目标是增进私人参与、加大竞争。两公司合并显然有悖这一目标。 花旗同时认为,相关研究并不意味着必然会采取行动,2013年,政府研究了建立国家石油管道公司的可行性,但提议被否。我们认为,政府经常会研究改组工业结构的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提议会必然有行动,我们认为中石油和中石化合并可能性很小。 而韩晓平则指出,中石化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生产效率大幅上升,已经实现了盈利,但是中石油不管是国际油价上涨还是下跌,总是在亏损。这样两家企业横向合并,并不能实现1+1>2,还有可能相互拖累,与习近平提出的市场化改革方向逆行;而且两家企业在国内市场分别占据上下游,在海外市场也是分别在不同国家发展,并不存在恶性竞争,也没有横向合并的必要。 “直接横向合并两桶油的可能比较小,改革不可能逆向进行,最大的可能是把两桶油的某些业务板块拿出来重组,比如政府如果成立国家管网公司,可能会把两桶油旗下的管网部分拿出来合并。”韩晓平告诉记者,但两桶油合并的传闻应该无风不起浪,可能因为近期油气改革提上了日程,这是官方各种研究方案中的一个设想。 油改重点在解放中石油 “解放中石油应该是油气改革的重点,”韩晓平认为,中石油掌握着石油天然气领域最好的资源,员工有150多万人,但是其油气产量仅和员工数量仅10万左右的壳牌差不多,生产效率太过低下。 据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目前中石油掌握着国内主要的油气资源,其中国内67%的天然气资源和55%的石油资源都在其版图中。 “而且这些都是国内最优质的资源。”韩晓平说,中石油还拥有大量的油气行业最优秀的人才,有最优质的资源和最好的人才,为什么生产效率却最低下,这就是体制的问题,所以解放了中石油,这家企业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在韩晓平看来,中石油现有体制已经固化,未来油气改革可能将从外部推进其改革,但真正的改革还要从内部来进行,如果不进行大换血,内部改革将阻力重重,不过石油反腐已经将这块冰山劈开了一个大口子,下一步怎么配置改革力量,还需要政府下重拳。“另外,因为中石油旗下资源太过庞杂,改革应该先从纵向拆分理顺其资源以形成不同的板块,以中石化混改的成功经验来看,中石油当务之急要拆分出一个资产管理公司,像中石化一样抛出肥肉来向市场找资金。” 韩晓平告诉记者,当时傅成玉在中石化搞混改,拿出来加油站这块肥肉的时候,内部反对的声音也很强,但实际情况是,加油站握在中石化手心里就是土鸡,抛到市场才变成了金凤凰,给中石化引来无成本的巨资,同时盘活了加油站资产。 而对于中石化和中海油,韩晓平认为,这两家企业如果合并可能会实现资源互补。 自从王宜林接替傅成玉成了中海油的掌门人后,业界评价中海油越来越“中石油化”。过去两年,王宜林因为对加拿大石油企业尼克森的收购交易而名声大噪。这笔151亿美元的交易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一笔海外能源收购交易。 而如今尼克森和过去五年收购的其他海外资产变成了中海油的沉重负担,特别是在油价已经暴跌的情况下。摩根大通称,中海油可能需要对尼克森相关资产减记超过50亿美元。 “现在国际油价走低,油气改革正是好时机。如果真的要整合国内油企,中石化和中海油合并后可由傅成玉来掌舵,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而中石油可以和中化集团合并。”韩晓平认为。▲ (原标题:油气改革方案最快上半年完成 两桶油横向合并难) 责任编辑:宝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