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标”药:变更授信主体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一些商业银行也通过变更授信主体等手段来暂时化解存量不良,这被视为一种“以时间换空间”的风险平移的思路。一股份制银行某地分行负责人表示,比如企业A的贷款为不良,为了不使这笔不良现在就体现在银行的报表中,银行可能会采取如下方式:与企业B签订协议,给予其更多的授信额度,让它来承接企业A的债务,这样操作之后,从表面看,A企业的贷款不再形成不良,而企业B则多了一笔全新的正常的贷款。 业内人士表示,这可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借新还旧”,但是这种形式只能是暂时的掩盖风险或者说向后推移了风险,而且,B企业愿意接受A企业的债务的前提往往是银行承诺其更低的融资成本和更多的授信额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银行还是通过利润来冲抵风险。 “新药”:债转股 这种以“以时间换空间”的思路也体现在政府部门新提出的“债转股”政策。目前已有国有大行在内部加紧酝酿债转股的具体企业名单。4月14日,周小川行长在美国华[0.00%]盛顿出席发布会时表示,债转股有降低过剩产能部门杠杆率的目的。 近日IMF撰文指出:债转股可能让中国问题更加严重。 文章认为,尽管这些技术性方案在应对上述问题中能发挥作用,且也曾在其他国家成功实施,但其本身并非全面的解决方案。文章称,这些技术性方案的设计必须谨慎,而且应是一个全面的总体框架的有机组成部分,否则事实上会使问题恶化。文章以允许“僵尸”企业继续存续和经营为例,称银行通常不具备经营或企业重组的专业知识,而债转股可能造成利益冲突,即银行可能继续为现在的关联方提供贷款。 “新药”:资产证券化 所谓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将特定不良贷款的组合,以股票或者债券的方式打包向投资人出售。商业银行可以提早收回现金流,改善流动性,同时将不良贷款从表内予以注销,改善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表现。 中国监管层近来对于这一措施持开放态度。今年年初,监管部门确定了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招行六家银行作为首批试点机构,首批试点金额为500亿元。从此“小步伐”的表现来看,监管层对于这一新工具非常谨慎。周小川曾表示,“这种操作是可以的,但不必夸大”,周小川还强调了“风险自担”。 IMF也对此提出了意见,其认为,不良贷款证券化中,不良贷款的池子应多样化,让银行持有部分剩余金融利益,法律和运营框架将允许问题资产的所有人能够迫使公司重组其业务,并从这些资产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价值。 日前,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正式发布,而重启之后的首单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目前只待相关监管部门的最终批准,也有望于近期正式推出。▲ (原标题: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愈演愈烈 何“药”能解?) 责任编辑:小申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直事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