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3月3日讯】(金融时报)近年来,当工业处于低迷时期,以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航空动力为“三驾马车”的湖南株洲高端制造业却风生水起,蓬勃发展。是什么使这里的面貌发生了如此变化?记者了解到,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积极引导该市金融机构,创新融资产品和融资模式,强化金融供给,为当地打造“中国动力谷”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这是2016年11月初,一支由中宣部、工信部组织的9家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来到湖南株洲,开展“中国制造2025调研行”。市委书记毛腾飞主持座谈会并接受媒体采访,人行株洲中支有关负责人介绍了该市金融机构推广“供应链金融”力促高新制造业“抱团”发展的情况。会上,中宣部、工信部领导同志当场对此给予了肯定。 “依据株洲雄厚的工业基础,我们从金融供给侧着手,施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行株洲中支行长宋利亚在谈到两年来一系列政策措施和主要做法时如数家珍。 记者了解到,该行一是“针对产业特点,创新融资产品,做好信贷投入‘加法’”。株洲金融机构从2015年开始在轨道交通行业,依托“中征融资服务平台”推广供应链金融。通过核心企业为配套企业增信,运用购销订单、合同、仓单、应收货款等为质押,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解决上下游配套企业签订购销合同或发出货物后,货款不能及时回笼、生产难以为继问题。2016年,将供应链金融推广至新能源汽车、航空发动机等高端制造领域。主办银行由4家增加到8家,增加授信50多亿元,并实现了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共享授信额度;核心企业由6家扩大到21家,降低了配套企业认证门槛,贷款质押由认证应收货款提前至认证购销合同,使融资期限由6个月延长至1年。此外,金融机构还创新推出“未来货权融资”等20多种信贷产品服务制造业。如中信银行为购买电力机车的宁波城轨公司成功办理全国首笔机车按揭贷款2.2亿元。信贷投入在株洲高端制造业中出现了累加效应。2016年,仅三大行业通过供应链融资累计超过了75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二是“优化融资模式,降低利息负担,做好企业成本‘减法’”。据了解,株洲制造业配套中小微企业中,因借新还旧时间差造成的过桥资金需求每年都在60亿元以上,以前解决续贷过桥资金主要依靠民间高息资金,年化利率高达36%,企业不堪重负。在人行推动下,株洲城郊联社推出“续力贷”融资模式,大大降低了企业利息负担。其做法是城郊联社出资5000万元,建立了“续力贷”项目基金,专项用于归还银行确定续贷的企业到期贷款,为企业提供过桥资金。与此同时,政府组织与各商业银行签订了“续力贷”项目合作协议。农信联社出台了“续力贷”业务操作规程,成立了项目服务中心,跨行办理“续力贷”业务续贷行必须出具续贷承诺,履约续贷,以控制风险,同时限制了利率的上限,贷款期限不超过一个月。2016年,全市累计办理“续力贷”316笔,为近300家制造业企业解决过桥资金20.6亿元,年化利率仅为12%,节约利息超过5000万元。在推广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引进竞争机制,引导主办银行给予利率、手续费优惠,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创新低成本的融资模式,并鼓励高端制造企业通过债券、挂牌、上市等直接融资。2016年,株洲制造业累计直接融资57亿元,同比增加22%,近40亿元成本较高银行贷款得到置换。据测算,株洲制造业融资成本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 三是“注重机制引领,巧用财政杠杆,做好融资总量‘乘法’”。近年来,该市构建以央行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外汇等政策为引领,撬动政府出台贴息、风险补贴等支持措施,引导商业银行加大投入的 “1+N”机制。2016年,优先办理制造业再贴现4.6亿元,引导工行等4家银行建立10亿元规模的专项“票据资金池”,累计办理票据融资12.6亿元,同比增长18%;为时代新材等3家企业开通了人民币、外币两个互通账户,以“海外债”等形式实现海外融资15亿美元。政府建立3000万元的小微企业贴息、风险补偿基金;归集财力11.3亿元组建了5只产业引导基金81.3亿元,预计可撬动金融机构融资和社会投资650亿元,其中,联合建设银行成立了30亿元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中国动力谷”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直接融资,开通了全省第一家市级股权交易分所,现有110家企业挂牌交易。2016年,株洲市直接融资比例超过了间接融资。 四是“坚持有扶有控,落实差别政策,做好结构调整‘除法’”。采访中我们了解到,2016年该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污染治理贷款60亿元,全面支持清水塘老工业改造升级和湘江污染治理;在落实银行债权的前提下,支持了华银电力、旗滨玻璃等污染严重企业通过搬迁、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转型升级;将企业环境行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对环境违法企业一律不批新增贷款,有序实施“两高一剩”行业清理和信贷退出,累计压缩“两高一剩”行业贷款18.5亿元;在清水塘老工业区,国开行发放PSL棚改贷款44.5亿元,专项用于搬迁企业职工住房安置。在金融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政府最近决定3年内将115家污染企业全部搬出清水塘。 通过施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强化金融供给、优化融资结构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株洲制造业通过各种渠道累计融资达到1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7%,高于工业贷款增速14.5个百分点,且低成本直接融资比重超过了成本高的间接融资。这不仅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能,而且也大大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了企业效益。2016年,株洲市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97.4亿元,增长17.3%,增速高于全部工业增速10.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36.5亿元,增长13.2%,轨道交通已成为千亿产业集群;全市实现GDP增长7.9%,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制造业贡献率达到47.7%;在结构调整方面,传统工业占比较3年前下降了10.3个百分点。 (原标题:株洲高端制造业风生水起的背后金融供给“加减乘除”法助力制造业稳增长) 责任编辑:佟佟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