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打造国际合作平台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在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董小君教授看来,“一带一路”建设理应成为中国资本“走出去”的重要平台,这一方面可以为沿线国家提供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也为中国资本带来较为丰厚的收益。资本“走出去”,可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一起“走出去”,这也有利于充分用好中国的优质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业金融机构积极布局“一带一路”的同时,中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也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例如,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紧紧围绕“五通”要求,通过规划编制、智库合作、信贷支持、直接投资、多边金融合作、交流培训等方式,努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融资支持。 据了解,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发放“一带一路”业务贷款740亿美元,重点支持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能源资源、社会民生等领域发展。 如今,国家开发银行正在发挥开发性金融大额、批发和中长期融资优势,支持了印尼雅万高铁、白俄罗斯斯拉夫钾肥、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2017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与埃及阿拉伯国际银行在开罗签订2.6亿元人民币专项贷款及4000万美元非洲中小企业专项贷款合同,从而使得国家开发银行“一带一路”人民币专项贷款首次落地埃及。 “国际经济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就是资本往往不愿意流向资本稀缺的地方,这就容易导致很多现阶段发展不充分但潜力较大的‘一带一路’地区不容易获得资金支持。在过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但效果不佳,而如今中国金融体系的积极开放则给予了这些地区或项目很强的系统性金融支持,不仅释放了发展机遇,而且还有利于十九大报告所说‘互利共赢的开放’稳步实现。”崔凡说。 崔凡表示,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态度、原则、立场,这也为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开放指明了方向。下一步,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都应该更加细化自身走向海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一方面将金融合作视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稳妥推进开放步伐,另一方面提升监管水平和防风险能力,探索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从而为“一带一路”注入更多活力、融通更多商机。 (原标题:中国金融为“一带一路”融通商机) 责任编辑:小宇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