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携程否认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但笔者曾用两部手机同时预订酒店房间,结果是经常在携程平台使用的手机号码定的房价高,而另一部新号码手机拿到的房价却便宜,“杀熟”情况一目了然。 类似的情况在“去哪儿”平台也同样存在,一位用户说自己看到更便宜的宾馆价格而取消订单后,重新搜索的宾馆价格非但没有降价,反而更贵了。 这种“大数据杀熟”在外卖平台也很普遍,一位“饿了么”金牌会员,经常点餐的餐厅原本自动有折扣,但自己选择地址后折扣就被取消,而用朋友的手机下单仍有折扣。另有人和同事一起订同样地点同样菜品的外卖,配送费却相差几元。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运用无处不在。它对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生活方式改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唯利是图的公司,在大数据运用上恣意妄为,人们的各种信息都被无形的大数据库记录、分析甚至共享,个人隐私越来越透明。 不过,随着民众对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觉醒,监管部门也不断加强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有关部门目前已研究制定部分相关条例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数据安全的具体实施细则。与此同时,执法机关对侵害老百姓(69.770, -0.73, -1.04%)个人隐私的数据公司加大了打击力度,在强监管的背景下,大数据服务公司原有的商业运营模式必将发生转变,而目前各种“大数据杀熟”的现象也必然会得到遏制。 (原标题:央行旗下媒体曝携程大数据杀熟:旧手机订房价格更高) 责编:小美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