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5月31日讯】(经济日报)据报道,临期食品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国内某电商平台上售卖临期食品的店铺已近万家,某网站上关于临期食品的讨论小组成员已达数万人。 临期食品,是指临近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多年来,临期食品一度让商家处理起来十分棘手、让消费者避之不及。现在其悄然走红,成了消费“新宠”,主要得益于严监管之下,商家对其处理更加公开透明。一旦商家明明白白地销售,消费者就能明明白白地购买,用三五折的价格买到质量没问题、美味不打折的食品,商家和消费者实现了双赢。 其实,食品“临期打折”的做法国外早已有之。当前国人日渐认可临期食品的销售思路,反映出消费观念的一个转变:消费不能讲面子、怕被人笑话,而是根据自身需要自主判断、理性购买。花更少的钱,享受几乎同等的质量和体验,这不是消费“降级”,恰恰是消费观念的升级。 临期食品受认可,还说明反对浪费已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近年来,反对食品浪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参与,无论是开展“光盘行动”、打包剩饭剩菜、反对“吃播”糟蹋食物,还是如今临期食品“破圈”,都是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具体体现。刚刚颁布的反食品浪费法规定,食品经营者应当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这为临期食品规范处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当然,销售临期食品不能忘记食品安全。临期与过期仅一线之隔,如果商品过期,商家只能回收改作其他用途,或者销毁,为了短期利益,个别无良商家可能更换、伪造保质期限,埋下食品安全隐患。这需引起商家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市场监管,守好临期食品安全底线。消费者也应理性购买,合理安排食用时间,并按照食品标签上的要求贮存。 总之,临期食品价格可以打折,但质量不能打折、安全不能打折。 (原标题:接受临期食品不是消费“降级”) 责编:小美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