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2月20日电(直销商业评论网报道)“我们都知道梦想的距离,我们都知道收获的方向。在通往梦想的路上,安利人与你同行。”去年11月,一辑以安利营销人员为主角的电台广告在广州交通电台播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一时间,安利营销人员的形象也在全国一些知名城市的电视、公交站亭的路牌广告上以一种温馨、知性的感觉出现,据了解,这在中国的直销行业中还是第一次。 当众多直销企业正加大树立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的时候,安利已先行一步,在大张旗鼓地提升营销人员的社会公众形象了。 和其他行业一样,社会公众往往不会直接与企业打交道,而是与企业产品和营销人员直接产生关系。也就是说,社会公众除了间接从媒体等领域获取资讯感受企业形象外,更多的是通过使用产品和与营销人员接触来感受企业形象,并且后者更为直接和深刻。营销人员是企业甚至是一个行业的公众形象的真实载体,也是一个行业形象的“神经末梢”。 “今年我们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提高营销人员的美誉度。”安利一位工作人员透露,2011年度,安利在继续提升企业美誉度的同时,加大提升营销人员美誉度的工作。 安利在前几年就提出创立“三好型企业”:好公司、好产品、好人员(营销人员的社会公众形象)。经过几年的努力,前“二好”已经卓见成效。安利每年都会请独立第三方机构AC尼尔森做品牌美誉度调查。调查发现,企业美誉度和产品美誉度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营销人员的社会公众形象却有较大差距。 营销人员美誉度与企业美誉度的极大差别,这显然不符合安利打造“三好型企业”的目标,也让安利意识到提升营销人员社会公众形象的重要性。从2009年开始,安利就将提升营销人员社会公众形象提上了重要日程,深耕“三好型企业”最后一公里。 其实提升直销人员的社会公众形象,部分企业也在做,例如通过各种培训教育提升营销人员能力、塑造良好品格、提升人际沟通能力,而企业在从事公益活动的时候,会让直销人员共同参与,甚至号召直销人员自发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藉此提升直销人员的美誉度。 但安利在进行这些直销人员美誉度的常规性塑造的同时,会直接进行营销人员的形象宣传。 2009年,安利在发现营销人员美誉度与企业美誉度及产品美誉度的巨大差别后,开始了营销人员形象宣传试点工作。 考虑到大众媒体作为公众沟通的重要性,安利试点工作首先从与大众媒体合作入手,借助大众媒体向社会公众展示营销人员形象。“我们希望通过媒体的展示,让社会公众意识到,营销人员其实和社会普罗大众一样,并没有什么两样,他们也注重家庭、也注重情感、也有自己的生活。另外也希望通过媒体展示,这个群体还有他的专业性、有他自己独特的爱心文化,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益,同时也在回报社会。”安利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形象展示,希望社会消除对这个群体片面的看法,并接纳甚至喜欢上我们的营销人员。” 据安利工作人员透露,当时设立的试点大约有七八个省,以广西省为例,广西分公司与当地旅游类都市类媒体的版面进行沟通,让安利营销人员在合作的媒体版面上分享其参加海外旅游研讨会的见闻,并与公益类媒体版面合作沟通,报道营销人员参与公益活动的事迹。有时则会利用一些节庆日,设置特色的话题让营销人员参与,例如母亲节前夕,会让营销人员参与讨论亲子文化等等。 2010年,安利则在广东展示安利营销人员作为专家顾问的形象。原本作为健康顾问通过媒体向大众宣讲营养保健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张悟本事件”让安利打消了这个念头,转而展示营销人员在美容护肤方面的专家顾问形象。安利与南方电视台《美人娱》栏目组合作,不定期邀请安利营销人员作为访谈嘉宾参与节目的制作,获邀的嘉宾要求形象靓丽、有专业的美容护肤知识,“参加节目的时候不会讲安利的产品,但会巧妙地植入安利的元素,让公众在欣赏节目的时候产生对安利营销人员的好感。” 除了这些软性的传播外,安利甚至还会为营销人员直接投放形象广告。除了一些户外广告直接用营销人员形象作为广告展示内容外,安利与央视电影频道(CCTV6)拍摄了一组《志愿传递价值》的宣传片,展现安利志愿者的公益形象。其中两个片子已经播出,分别是志愿者带领外来工子弟看世博、及为聋哑儿童看电影作手语翻译,画面非常地温馨感人。公益片在电视台投放后,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安利工作人员透露,在营销人员社会公众形象的塑造经费,均由安利公司支出,2009年费用全部由安利中国总部支付, 2010年则改由总部与分公司各承担50%的费用。该人士表示,2011年,安利将加大营销人员美誉度的塑造,尽管还在继续摸索更好的途径,将创造更多平台更多路径来对营销人员的社会公众形象进行宣传,但过去好的经验将继续沿用,也相信会有更好的办法。 据AC尼尔森调查显示,安利经过两年的努力,营销人员美誉度已经由2008年的66%提升到了2010年的76%。“营销人员的美誉度提升是个系统工程,提升了十个百分点,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我们对营销人员形象的宣传,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