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提问:“一带一路”韩国怎么做 不过,面对一些“犀利”的提问,李明博也能应付自如。比如,在互动环节中,来自西安的本土企业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沿线的65个国家中,并没有韩国,那么您认为,韩国能够受益吗?”李明博显然有备而来,他是这么回答的:“所有的国家对于‘一带一路’都是非常期待的。尽管韩国不属于沿线国家,但是我们和中国通过亚投行进行了连接。” 2009年,时任韩国总统的李明博出访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提出了“新亚洲构想”,希望对亚洲区域合作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我的提议,可以视为‘一带一路’的一个小部分。韩国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不能和中国直接通过铁路相连,但不能排除未来的可能性,到时候,说不定韩国的民众就能坐着火车来西安了。”李明博对记者说。 武尔夫: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带去商机 “你们好!”德国前总统武尔夫一上台就用中文打了个招呼,瞬间拉近了他和台下观众的距离。“此时此刻,我希望用我的头脑,甚至我的心肺来表达,我有多高兴来到西安。”听到这么“别致”的示好方式,台下想起了热烈掌声。“我从来没有到访过西安,现在看来,这个做法是错误的,这是个美丽的城市。” 对于“一带一路”的发展,武尔夫说,可以参考古老的丝绸之路。“几千年前,丝绸之路给古中国和欧洲带去了商机,而如今,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也必然给沿线国家带去商机。” 谈工业:中德两国都注重创新 在武尔夫看来,中国和德国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都重视工业的发展、都重视创新。“与中国制造2025相对应,德国有工业4.0战略。如果中德两国能够在工业上密切配合,以生产一辆汽车来说,可能就能节约40%的成本。” 武尔夫特别提到了城镇化,不过,他将城镇化与中小企业发展联系到了一起,“城镇化带来了商机,各地相互竞争,刚好给中小企业一个机会。”武尔夫认为,中小企业不一定非要集中到一线城市。他提到了著名的大众汽车品牌。“大众汽车公司就是1938年创建于德国的沃尔斯堡,而不是柏林、慕尼黑或者汉堡,要知道,那时候沃尔斯堡只是德国北部的一个小城市。因此,也许中国可以借鉴德国的中小企业模式,把侧重点放在更强,而不是更大上,更强是指更专业化、技术密集、看重产品质量。” 武尔夫说,他不否定中国和德国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只要是公平的、互补的、符合双方发展的,就是好的。“也许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他坦言,“我非常羡慕中国现在的发展,希望帮助中国和德国企业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谈创业:鼓励年轻人当创客 “德国创造在世界舞台上有名,政府是如何做的?”面对这个问题,武尔夫举了个例子:“有的年轻人不知道自己毕业之后干什么,他会询问周围的人。我们就会建议,你对什么感兴趣?如果是做面包。那好,你可以考虑开一家专门做面包的公司,当个企业家。从如何烤面包,到如何和客户打交道,这些你都要学习。我们鼓励年轻人成为创客,所以职业教育非常重要。比如,四天在企业亲自实践,两天在学校学习创业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