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旅居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有数千万之多,由于居住国家及其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一个来自中国市场的90后女孩,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两年内登顶美乐家经销商从未企及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10月11日至13日,由道道舆情监控室和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主办、道道国际传媒承办的

当前位置: 直销报道网 > 观察 >

发新品抬轿子部分私募剑走偏锋做规模

时间:2011-05-24 05:40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证券时报 点击:
  直报网北京5月24日电(证券时报报道)靠新产品募集的资金给老产品“抬轿子”,拉高老产品的业绩以吸纳更多新进资金。近日,

 

直报网北京5月24日电(证券时报报道)靠新产品募集的资金给老产品“抬轿子”,拉高老产品的业绩以吸纳更多新进资金。近日,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这种类似传销的模式正在被一些捞偏门的私募利用,以做大规模。

在“新产品给老产品贡献业绩,老产品为新产品贡献规模”的链条里,凭借被拉高产品的赚钱效应,私募往往可以迅速拓展规模,而一旦投资者钻进了这个套,就不得不面对利益被输送的结果。

私募基金另类扩张模式

“这种扩张模式肯定是被充分证实过的,但前提是前期产品一定要能打得响,要么是进入时点好顺势赚了钱,要么是真刀真枪干出了业绩,只要有了头一两期业绩好的噱头,以后的产品就不愁募不到钱。”一位圈内人士向记者讲述了某私募的发家史。

2007年市场最好的时候,一家公募研究员决然“奔私”,募资3000万元成立了第一期产品,“三五千万的规模很适合快进快出,最好做业绩,加上市场好,赚钱挡都挡不住。”随即,客户追加几千万元资金,于是有了第二期产品。该私募马上用第二期募集的资金狂买第一期产品已经持有的股票,拉高股价。有了前两期产品作为标杆,该私募很快在圈里有了一些名气,趁热打铁发行了第三期产品,规模达到两三亿元,其客户群也脱离了最早的“熟人关系”,开始有慕名而来的陌生投资者。

“投资者都是冲前面产品的高收益来的,为了持续扩大规模,标杆产品的业绩必须守住。说白了其实很简单,就是不停拿新产品募到的钱来拉以前老盘子里的票,都是些小盘股,拉起来比较容易。”该人士透露,在经历了一轮牛熊周期后,靠“抬轿子”的操作方式,该私募的第一期产品保持了“持续较高稳定收益”的正面形象,而其他产品的业绩表现则不尽如人意。目前,这家私募现在已经发到了第6期产品,尽管总规模已经有了10亿元,但拿出来说的永远是第一期的业绩。“把管理费、申购赎回费等固定费率加在一起,一般是3个点左右的费用水平,10亿规模一年的固定费用就有3000万元,不算业绩提成也可以过得很舒服。”

隐忧众多宜纳入监管

经记者多方求证了解到,尽管私募界不乏业绩波动率小、投资严谨追求绝对收益的资产管理人,但“捞偏门”、靠新产品给老产品接盘的现象也确实存在。“公募的TA系统里就有公平交易的模块,公司内部有稽核检查部门、内部防火墙,更往上,还有监管层的监管,但私募在相关方面的监管几乎都是空白,在利益面前,靠自律肯定不现实,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也在所难免。”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认为,在适当的时候把私募纳入适当的监管体系很有必要。

“对私募来说,在发展初期,这样的非常规手段也许可以奏效,但这毕竟是危险游戏,一旦哪个链条断了,在最后一棒中受伤的必定是投资者,随着投资者的成熟,这样的公司肯定会被抛弃。”有业内资深人士说。

事实上,在私募新产品为老产品“接盘”的现象背后,还有“私募公募化”的隐忧,在私募本来就存在内控监管等“制度短板”的背景下,灰色地带可能大大增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本网内容授权书
Copyright © 1998 - 2013 www.Chnds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销报道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5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