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8月22日讯】(中国消费网)直销企业作为我国经济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活跃市场经济、增加税收、促进就业、公益慈善等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还存在营销模式、计酬方式、市场信息不对称、外部负面效应等诸多问题,不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商事制度及“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推进,改进和强化直销市场监管势在必行。 呈现新形势新特点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8年底,全国获得批准的直销企业达93家,设置服务网点1.6万余个。世界直销协会联盟报告显示,中国市场占全球直销市场的比例为17.2%左右,占据全球第二大直销市场,仅次于美国(占19%)。 自律意识进一步加强。绝大多数直销企业设立了法务部,分支机构配备了专门从事规范市场的工作人员。企业积极签署《自律公约》《规范从业承诺书》,自觉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自查自纠,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特别是直销行业组织建立了直销企业保护消费者联盟,意义重大,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开展了行之有效的自律活动。 履行社会责任及社会贡献比较突出。直销企业以《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引》为抓手,积极履行法律、经济、道德社会责任,主动投身公益慈善活动,大力加强企业非公党建工作,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为国家增加税收,为新时代中国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市场主体多元,多种经营模式并存。多数直销企业在直销区域采用传统店铺销售和直销员销售两种经销方式,在非直销区域采取传统店铺经营(包括自办店铺、加盟店)。直销行业在“互联网+”“智能+”下多种经营模式并存。不少企业在原有直销服务网点的基础上,开始建立体验馆、体验中心、养生馆、工作室等,通过分享等方式来赢取人心和凸显品牌价值。有些企业开始引入电子商务、应用“互联网+”、微信圈销售,或通过网络发展会员等新的模式,一定程度对传统意义上的直销模式进行冲击。据统计,2018年直销企业主营率不到20%(主营率较低反映出直销企业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直销反而没有成为多数直销企业的主营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