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1月7日讯】(百略网)万达集团近日宣布,两家境外互联网投资基金作为财务投资人,出资10亿人民币,获得万达电商5%的股权。而这也意味着,成立4个月的万达电商估值已经达到200亿。 从之前的相关媒体报道来看,万达电商只是对运营范围和“势力范围”进行了划定:万达、腾讯、百度将进行账号体系、会员体系、支付体系的打通,建立互联网金融产品、通用积分联盟、大数据融合、Wi-Fi共享、产品整合、流量引入等方面的合作。而据了解,万达电商与万达集团自身业务以及百度、腾讯之间有几个主要的合作方式:首先,万达电商计划打造国内最大的通用积分联盟平台;其次,万达、百度和腾讯三方将建立大数据联盟;第三,万达电商还将与万达金融板块合作,推出一系列互联网创新金融服务。 根据万达集团最新公布的消息,万达电商线下广场的免费Wi-Fi已经铺设完成,Beacon技术也已经完成试点,大数据中心已经启动建设。据透露,目前万达电商正在进行大量O2O的尝试,比如在和百度地图做室内定位的试点,正在开发软件让开车出地库,不用掏手机就能够自动扣款。 说到这里,你也许会对万达电商的业务产生质疑?这是在做电商吗?对此,笔者不得不说,万达电商的确不是卖商品的B2C或C2C电商平台,也不是美团、大众点评那样的本地生活服务O2O电商。总的来说,万达电商跟传统意义上的电商平台有着明显区别,它是一个“线上导流+线下消费”的试验田。更简单地讲,万达拉上百度和腾讯,利用后两者已有的流量、LBS和社交关系优势为自己的盘子O2O服务,而百度和腾讯也想利用万达在商铺和商家中的资源,更顺利地让自己的服务进入线下。 说白了,万达电商要做的,甚至根本就不是电商,而是一种针对实体商业的线上线下融合,王健林的意思只是想通过购物中心的移动技术改造进行一次“将庞大的未经开发的线下实体资源,变成智能化,变成智慧、智能的商业。”的概念性试验。 这种改造购物中心消费体验的“O2O模式”,笔者觉得万达集团并没有从整个移动商业的格局来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而是以购物中心技术升级和建立数字化会员体系为主要目的,与生活服务O2O“连接人与服务”的宗旨稍有背离,或者说显得较为小众和现实。 为何说万达电商的O2O模式比较小众呢?因为它无非会解决消费者在逛购物中心时的一些体验“痛点”而已。更为关键的是,万达电商大有所为的可能性很小,其中有两点是制约万达电商做大做强的根本原因: 首先,万达的购物中心规模和商家资源不足以支撑起生活服务的移动商业。移动商业,只要是直接面对消费者,那么其商业本质就是商品和服务,只有将自己的商品和服务做好,才有可能获得更有利的商业地位和商业利益。而万达电商洽恰没有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真正发力。而且要建立大数据的用户体系,万达购物中心的规模和门店数所能服务的人群和会员数量还是远远不够。另外,在商家资源方面,万达与国内一流的购物中心也有一定的距离。 其次,万达目前的会员体系无法建立起全社会化的O2O平台。如果万达电商所建立的大数据会员体系只是针对万达的会员开放的话,那么就真的是一种玩票了。其实,万达这种以购物中心为单位建立的线上用户平台,在对接商家和服务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重要的是,万达能不能搞定全国所有的购物中心参与到万达电商建立的生活服务平台上,并且万达愿不愿意开放整个生活服务平台,从目前来看,万达好像没有这个想法,它更在意如何将自己的会员体系形成O2O闭环。 所以,万达电商最大的价值就在于通过与百度、腾讯的合作,万达的数据将从线下基础数据延伸至线上购物社交数据,如此一来,万达电商今后所拥有的数据将堪称海量,并且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 因为,以购物数据为核心并配合相关的社交数据,可有效分析出单个用户对于某产品真正的购买力和需求,而以购物数据分析用户的购买力将会是未来商家精准化营销的重要武器。如果万达电商可以形成以万达线下购物数据为核心,以线上购物数据为参考,兼具社交以及搜索数据的大数据体系,就可以对用户的购买行为做出精准预测,提高整个商业体系的消费精准度与转化量。 但唯一的问题是,万达电商这类不惜成本却仅仅提升万达体系内小规模效率的商业行为,可以构成一种商业模式吗?如果构成商业模式,我们该如何定义呢?如果我们目前无法准确的定义,那么我们如何从商业角度给万达电商进行估值呢?资本市场已经初步有了200亿元的估值,但从商业本身的角度来看,万达电商真的值200亿吗?▲ (原标题:万达电商凭什么能估值200亿元?) 责编:晓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