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1月30日讯】(南方都市报)2008年11月24日,少林寺与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在少林寺藏经阁签约,约定少林寺将以派驻僧团的形式对昆明四所古刹进行托管,期限30年。这是少林寺首次对其他寺庙进行托管。托管后,这四所古刹对外统称“昆明少林寺”,变成少林寺的“下院”。 2014年8月21日,《资寿寺委托管理合同书》在少林寺签订。灵石县政府将资寿寺委托给少林寺管理,委托事项包括资寿寺的文物保护管理,开展宗教活动及文化产业运营管理。委托期限30年。灵石县政府对资寿寺的全部资产拥有所有权。依托这所新晋下院,一个宏大的产业———灵石少林资寿文化产业园正在展开。按双方协议,少林寺全额投资2亿元,用三至五年完成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依靠下院这一特殊的寺庙发展模式,少林寺进行品牌植入,并迅速在国内外推进商业化。其中,尤以托管取得下院这种形式最为典型。 最新的例子是山西灵石县资寿寺。2014年,少林寺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托管资寿寺,后者被添进少林寺官网的“下院”列表中。 南都记者近期走访了国内多座成为少林寺下院的寺庙,梳理出少林寺下院模式的商业脉络。除了托管,少林寺还采用投资重建等方式取得下院。 这些下院分布极广,北至天津,南至云南。早在2008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少林寺下院已经有“十几个”。当年还有媒体报道,少林寺下院实际已近三十所。 依托众多下院,少林寺布局了各类投资巨大、占地广阔的文化产业项目。而少林寺“下院”产业得以快速推进的一大原因,离不开各地政府想借用“少林”金字招牌发展地方旅游的迫切需求。 新晋下院 正在“少林化”的资寿寺 与东边两公里的王家大院相比,位于山西灵石县城东12公里的资寿寺显得默默无闻。这座佛寺始建于唐代,1993年作为开放的寺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12月的一个下午,寺庙冷清,基本没有游客。被少林寺托管后,资寿寺暂时取消了收取门票。寒冷中,正殿前方,一些住庙的少林武僧正教一些外来者习武。少林武术是这座寺庙的新事物。 像众多下院一样,资寿寺正在“少林化”。目前寺内居住了23位少林僧人,其中9位在少林寺长大。临时负责的果妙法师就是其中之一。 2012年,果妙法师从灵石县石膏山铁佛寺来到资寿寺。他介绍,少林僧人给这座宗教生活已经断层的寺庙增添了新内容。这些内容包括早晚功课,读经,跑步,练武等。周末,会有平遥的人过来习武。被少林寺托管前,资寿寺只有一两位看庙僧人。 “少林化”的还将有寺庙名字。资寿寺的名字将挂上少林标识,变为“山西灵石少林资寿寺”。 2014年8月21日,《资寿寺委托管理合同书》在少林寺签订。灵石县政府将资寿寺委托给少林寺管理,委托事项包括资寿寺的文物保护管理,开展宗教活动及文化产业运营管理。委托期限30年。灵石县政府对资寿寺的全部资产拥有所有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