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机遇并存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意见》最大的亮点就是给愿意进入健康服务业的各类主体充分松绑,提出了“非禁即入”的零门槛。 然而政策门槛已去,但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各个分支来说,要想在健康服务业占据一席之地,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以基因药物为例,徐卫表示,虽然技术突破和完善了,但因涉及到生物制药,报批的周期十分漫长,新药研究出来并不代表马上就能合法地应用于人群。一种基因药物需要进行多期的临床试验,产业化可能需要七八年的时间。 不仅如此,对于基因检测技术目前也仍然存在医学伦理上的争议。比如一些“能检测、无治疗”的基因检测结果,可能会给受检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甚至超过疾病风险本身。 武汉华大基因有关人员则表示,基因检测技术成熟,但从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中间有所脱节,基因检测认证迟迟不能完成。没有“身份证”,成果也无法进入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基因药物等用于治疗的生物药品外,保健品、有机食品、功能性健康食品等非药物类产品,也是健康服务业的市场机遇。 不过,三生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施光辉表示,保健食品行业如今才从过去的概念营销逐步回归到理性,产业刚开始成熟。另外,中国本土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非常少,保健品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 施光辉表示,保健食品企业并不是说携带多少资金就能够在健康服务业占领一片市场,真正的机遇是留给那些有一定基础实力的“骨灰级”企业。 在他看来,企业要想把握健康服务业的机遇,第一要在技术研发上长期投入,第二要在销售渠道模式上进行创新,探索与互联网等其他新型销售模式的融合。 健客网执行总裁谢方敏也表示,健康领域和互联网的结合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他举例说:“如果国家放开处方药的销售,三年内会出现百亿规模的医药互联网公司,如果国家放开医保,这个速度会更快。” 而李家荣从投资的角度分析认为,虽然投资健康服务业中的生物医药产业具有一定风险,但依然能够获得很好的回报。 “我们有一家在美国投资了十年的脐带血干细胞公司,在美国大概是1亿美元的价值,最近我们把它带到台湾的股票市场上市,很多新的投资者都愿意用2~3亿美元的公司价值做新的投资。”李家荣表示,除了可观的回报,亚洲地区也将面临难得的市场机遇。▲ (原标题:生物科技撬动“八万亿”商机 “基因技术”成重头戏) 责任编辑:王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