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6月2日讯】(作者:刘尚希)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演化的产物。市场经济并非资本主义特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具有磅礴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理念是人民至上,充分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强调价值理念,有利于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走好自己的路,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吸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历史教训 从历史角度观察,市场经济蕴含着一种“创造性破坏”机制。“破”的是旧技术、旧产品和旧结构,“创造”的是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结构。市场经济在人类社会的实践是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从蒸汽机广泛使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电气化、内燃机广泛使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了全球市场体系的构建。二战之后,全球经济重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以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都离不开“创造性破坏”力量的推动,人类文明呈现出加速演进的态势。 市场竞争带来“创造性破坏”,市场经济也引领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产生后所实现的生产力是史无前例的,但其经济是在一个接一个的危机中发展起来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以及人与自然冲突造成的环境危机、全球竞争抢夺利益带来的两次世界大战和正在演化的全球大变局,都反映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宿命——可能如熊彼特所言,最终为自己的成功所毁灭。 自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就总是伴随着各种危机。不断爆发的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得不进行适应性调整。在工业化进程中,美、英、日、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环境危机。比如,“八大公害事件”危及人类生命健康,导致发展不可持续。这些国家不得不通过律法改革、税费改革、技术创新、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等措施进行改良。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之路的教训是深刻的,遗憾的是,很多后发国家仍没有避开这条工业化之路。 在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两极分化,催生生产过剩危机,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危机频发和工人阶级不懈斗争迫使资本主义进行改良,从美国罗斯福新政,到英国《贝弗里奇报告》及北欧“从摇篮到坟墓”福利制度,一度大幅度矫正了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中产阶层扩大,贫富差距缩小。然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大行其道,贫富差距又再度扩大,财富聚集和集中的趋势在不断强化。贫富差距向社会深层传导,并在代际之间传导、固化,中产阶层缩小,社会极化现象加重。社会福利制度在选票政治机制的作用下,在一些国家变异为发展动力日渐弱化的“福利陷阱”,财政不堪重负,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抬头,社会矛盾加剧。疫情全球蔓延、“数字鸿沟”等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差距,贫困人口不断增多,社会不平等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