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8月30日讯】(信息时报)日前,国家工商总局、教育部、公安部、人社部发布《关于开展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从事传销活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传销活动专项整治行动,对打着“创业、就业”的幌子,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诱骗求职人员参加的各类传销组织,坚决铲除。 尽管上述通知并未提到具体公司,但康宝莱(Herbalife)和USANA近期收盘股价均出现大幅度下跌。两家企业均以多层次直销(Multilevel marketing)为其营销手段,中国是上述企业共同的核心市场,其中康宝莱有11%的营收来自中国。去年7月,美国减肥产品制造商康宝莱公司宣布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达成和解,将支付2亿美元罚款,并重组其美国业务,以避免被定性为层压式推销(传销)机构。 信息时报记者了解到,当不少包装成直销企业的传销团队四处行骗时,也让直销企业的无辜躺枪,这对直销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小挑战。 防传销“洗白” 业内呼吁提高直销准入门槛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直销行业要先加强企业的“入行门槛”,防止传销不法分子“洗白”。中国反传销协会会长李旭告诉记者,近年来,直销行业的入门门槛有所放松,导致直销企业的数量急剧上升,后续的监管能否到位?他觉得,这是摆在直销行业面前的一大考验。 一位在直销行业从业二十几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自2005年前后,国家推出直销牌照的申请,国内直销企业的数量就开始攀升,“一开始,全国只有10家直销企业。刚放开申请时,直销行业每年也就几家、十几家的速度缓慢增加。可到了近两年,拥有直销牌照的企业数量出现井喷式发展。目前全国的直销企业已接近百家。”该业内人士说道。 而且,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直销行业内部来说,很难防止直销企业“挂羊头卖狗肉”。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直销牌照的颁发与监管并非同一个部门。“颁发直销牌照的部门是商务部,而负责监管直销企业运营的则是工商部。两部门的信息不对称往往导致后期的监管总是难以跟上。这便让直销企业内部的正规性难以保证。” 如何保证直销行业的健康发展?广东省直销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克东表示,直销企业需要的是规范而非打击,而在帮助直销企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上,政府可依靠民间组织的力量去执行。有行业专家也表示,行业应提升直销牌照的含金量,让直销企业能重视自身的价值。 区分传销与直销 查清有无直销牌照最关键 如今,网络传销的“马甲”多种多样,甚至有传销团伙看中直销与传销相类似的经营模式,直接打着直销企业的旗号去发展会员。外加公众对直销企业的不理解,在直销和传销面前,要辨别谁是“李逵”、谁是“李鬼”,难免总会傻傻分不清楚。“网络传销往往打着电子商务、原始股投资、微商、慈善等旗号,可其传销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只要具备‘交入门费’‘拉人头’‘组成多层级团队计酬’这三个特征的组织,均涉嫌传销。” 李旭说道。 如何判定直销和传销两者之间的界线呢?如何防止传销组织打着直销的旗号招摇撞骗呢?王克东表示,要判断一个企业是否为合法合规的直销企业,最直接的方式便是登录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系统,通过查询直销企业名单以辨真伪。“直销企业的经营牌照就好比驾驶证,司机都必须持证才有资格上路行驶”。 另外,除了是否以卖产品为导向、有无收取入门费之外,王克东还分享了一些辨别的小窍门。“按商务部规定,目前仅有化妆品、保洁用品、保健食品、保健器材以及小型厨具、家电六种产品可通过直销体系出售。因此,当发现有组织说用直销的形式出售超范围的产品,便需要注意了。”王克东还表示,所有直销企业的计酬制度均不超过三层,并且正规的直销企业都会执行退、换货制度。 专家提醒 警惕不法分子借创业之名行传销之实 传销为何偏偏屡禁不止?对此,李旭道出了其中“玄机”:因为传销组织的身份是“名正言顺”的——他们大多是拥有经营许可证等证书的合法企业,所以一般都是等“创业者”卷款走人了,很多受害者才醒悟过来。 “一般,传销组织都会先打着‘双创’的旗号为公司向相关部门进行注册,然后借‘创业公司’的旗号开始光明正大地‘忽悠’人。”李旭说道。对此,有行业专家表示,目前行业最重要是要从参与者的教育入手,加大对传销危害性的宣传,提升市民的防骗意识才是关键。 在初期介入对“创业公司”的监管同样至关重要。李旭表示,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关监管部门提前介入很重要。只有提前发现、重视举报、及时调查、发布警示、查处违规,才能让骗局掐死在萌芽状态中,将损失降到最低。 (原标题:防止传销“洗白” 业内专家呼吁提高直销准入门槛) 责任编辑:小宇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