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哈药集团董事长张懿宸 【直报网北京5月28日讯】(哈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关心中医药事业发展。 201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凸显着中医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中医药在针对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也显现出令人信服的疗效。但是现实中,中药产业链包括种植、加工、制造、准入、临床使用等方面,都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其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是没有建立起优质优价的质量标准和定价体系。 众所周知,药材的品质对于中医药的治疗效果举足轻重。道地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中成药的治疗效果自然也与中药材的品质有着莫大的关系。 2016年2月,在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13项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中,取消了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而中药生产企业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全责,其中包括中药材质量信息的可追溯,有稳定可控的来源。 但是,我国药典对于中成药的主要技术指标只是基于一些关键有效成分,并没有对药材质量进行详细的标准制定,而中成药的定价也基本与药材品质无关。 近几年受优质原料上涨、物价上涨、人员工资上涨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中成药生产企业利润空间已越来越小,很多企业只以检测指标为基准,采购低价药材以降低成本。 而低价中标的原则客观上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不仅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还极大影响了中成药的治疗效果。长远看,这对中医药的伤害是后患无穷的。 以双黄连口服液为例,其主要原料金银花的价格近年涨幅很大。2019年,质量较好的金银花价格较上一年涨幅1.3倍,2020年2月份的价格又比2019年的均价上涨84%。 在双黄连中成药市场价格基本未变,价格与药材品质又无关的情况下,有可能降低原料品质标准以控制成本。 另外一些企业坚持选用好药材,在质量上不妥协。哈药集团的三精牌双黄连口服液,在今年三、四月份成本与售价倒挂,企业面临不得不停产的风险。 结合上述中药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及问题,为了保障中药产业的持续发展,我有如下两点建议: 01完善中药材标准,提高中药材质量 我国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改革委共同制定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申报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我国中药存在缺乏准入标准和严格监管,中药标准化程度不高,标准体系不健全,缺乏优质质量评价技术标准等关键系统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中药标准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希望除了中国药典规定的以关键成分指标之外,能对药材质量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并在中成药的生产监管中区别对待。 在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过程中,国家有关单位应与中药生产企业紧密合作。以这次新冠疫情中获得关注的双黄连口服液为例: 2016年开始,哈药集团作为双黄连口服液的大型生产企业,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院等单位,向国家上报并在获批后开展《双黄连口服液标准化项目》,从无到有地建立了种子种苗,药材饮片的等级标准,弥补了相关行业及国家标准的缺失。 02实施优质优价,加强对优质企业的市场激励 “优质优价”是市场经济的交易原则,其对规范市场行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品品质及最大化消费者利益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但目前我国中药材市场上,优质优价体系尚未完善,药品价格与质量关联不大。中药材采购是统一竞价,道地药材虽然质量好,但缺乏成本优势,在竞价过程中就没有优势。 因此,解决中成药价格的合理调整问题至关重要。 我建议,可以借鉴日本汉方药等先进国家生产和管理理念,从提高产品质量着手,将中成药价格与原材料价格进行关联,通过鼓励中成药优质优价,促进中成药生产企业使用优质中药材,以好的产品谋求好的价格,进而推动全产业升级、市场化,从而确保中成药产品质量。 (原标题:哈药集团董事长张懿宸:推动中成药优质优价的两点建议) 责任编辑:蓝莓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