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3月18日讯】(三联生活周刊报道)风衣一向给人帅气精神的感觉,尤其是崇尚欧美风的潮人们更是视其必备标配。 战壕风衣(Trench Coat),或译为防水风衣。长度由小腿中部到膝盖以上不等,用防水的重型纺织棉品、府绸、毛毕达呢或皮革制成,通常有羊毛内衬,如果内胆可以拆卸,便一年三季都能穿,十分实用。这种经典色为卡其色的风衣,起源于“一战”英法士兵的日常穿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战环境恶劣,西线的士兵要忍受阵地上的饥饿、潮湿和糟糕的天气。雨水在海明威有关“一战”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中,也成了死亡和压抑的象征:“冬季一开始,雨便下个不停,而霍乱也跟着雨来了。瘟疫得到了控制,结果部队里仅仅死了7000人。”海明威用“仅仅”二字,表达了一种对战争伤亡人数惨重的反讽。而防冻防风防雨,成为军服必要的素质之一。 1895年,英国品牌Burberry就已奉命设计“Tielocken”风衣,这也成为今天战壕风衣的原型。Tielocken风衣是波尔战争的元老,英国陆军元帅赫伯特-基钦纳(Horatio Herbert Kitchener)最喜爱穿外套,并将这种冷峻的风格带入了“一战”时的英军中。基钦纳面无表情的脸上留着英式八字胡,皮带扣紧的军服外套,引来了大批追随者。Burberry采用了一种叫华达呢(Gabardine)的布料来制作战壕风衣。最终,这种透气性良好、防风防雨且相当结实的外套并被指定为英国高级军服样式,并于1910年成功推出了女装系列。雅格狮丹(Aquascutum)也是同期被皇家认定的风衣制造者,但它的格纹更小,风格也偏近成熟内敛。 对于所有的男性来讲,军装代表着无上的光荣与时髦。英国军人复员和政府军衣的盈余,以及当时紧缩的物资,可能都是导致结实的风衣在民间迅速流行的原因。而美国军方报纸《星条旗报》(Stars and Stripes),倒是详细记载了外来的战壕风衣在美国一路走红的过程,并将其形容为“最好的战时外套”。1917年,《星条旗报》上出现了为美国平民而做的广告,明尼苏达州的吉特曼兄弟(Guiterman Brothers)开始率先生产这种本来只供官方的风衣:“这件出众的外套一定会博得你的欢心——橄榄绿色的外观和羊毛内胆,加上纯浣熊毛领,绝对考究。腰带和背后的褶皱,典型的军式风格,适宜从青壮到年长所有年龄层的男性穿着。”到了1918年,女式长款战壕风衣广告也开始现身。连《纽约时报》也无法忽视战壕风衣,认为它精干的外形特别能吸引女性和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