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10月18日讯】(齐鲁晚报)造到“质”造,再到“智”造,新一轮工业化改造正在悄然演进,“智造”对企业生产设备和技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成为这一轮比拼的制胜关键。全自动生产线、精准率达百分百的仓库卡位、机器人员工……完美(中国)有限公司近年在“智造”转型过程中快马加鞭,背后离不开完美工匠“最强大脑”保驾护航,在生产工艺与设备上的每一次超越都是完美人对工匠精神的一次坚守。 七成生产线实现自动化 机器人担任“员工”、反重力物料输送装置……这不是发生在哪部科幻片里的画面,而是扬州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州完美”)工厂里的日常场景。 扬州完美工厂占地358亩,设有保健食品厂、日用化妆品厂、检测中心、采用ASRS智能化存贮与检索系统的立体物流中心、智能化办公大楼等。自2004年公司成立以来,27条生产线约七成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线产能提高约三成,自动化程度比完美公司中山总部还要高许多,生产能力和自动化程度在全球同类企业中领先,曾先后获得“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智能制造先进企业”等称号。 智能车间有多智能?笔者在扬州完美保健食品智能车间看到,这里颠覆了传统工厂给人的印象,没有忙碌的身影和喧闹的人声,取而代之的是机械手运行时发出的轻微声响,管理人员在中央控制室里可以实时监控所有的生产环节。“这台设备来自意大利,进行改良后能实现芦荟胶一次200支的下管和分装。”扬州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部高级经理刁爱兵表示,扬州完美一期工程投入了1亿多元采购设备,11条保健食品生产线从美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进口,不同“国籍”的生产线为完美“智造”提供了最优保障。 以人为本的“智造”转型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结构调整之中,随着《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智能化、自动化等概念深深植入各大产业,从传统制造到“质”造,再到“智”造,新一轮工业化改造正在悄然演进,“机器人换人”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背后是智能制造升级的必然趋势。 去年,完美公司迎来两个FANUC机器人,它们最快可以120罐/分钟的速度,为每一罐食品放置干燥剂和脱氧剂,被称为“高能员工”,仪器前方,还有一个视觉识别系统,自动影像检测、剔除次品。“‘机器换人’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既能够快速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又降低了用工和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据刁爱兵经理介绍,“以前,38位员工人工装箱,每分钟平均装60罐;现在,自动化装箱速度提升到每分钟100罐,仅有8位员工负责日常监测。” 这些看似高大上的“黑科技”和机器人“员工”的背后是完美工匠智慧聚合而成的“最强大脑”。“生产设备上的进步都是一点一点‘磨’出来的。扬州完美的全自动生产制造的过程就是完美人不断践行工匠精神的过程。”刁爱兵经理举例说,铁罐生产线的投放干燥剂工序实现自动化前后历时一年多,由于市场使用的投放方式存在割破干燥剂的风险,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持精准,完美不断与机器人公司交流设备的定制化,花了近一年多时间研发出“拾放机器人”,从调试到正式使用又经历了近2个月,这期间完美员工作出了很多的改进,并将这一成果推广应用到其它生产线。 “工厂实现了智慧升级,也带动了工厂员工素质及上下游产业链智能装备和产品的整体升级。将员工从重复劳动的岗位中释放出来,员工有更多的经历钻研产品和服务,使得生产人员及管理人员从以往的单一作业普通工人逐步向多技能工人和多技能管理人员转变。”在刁爱兵经理描述中,完美智能工厂建设的根本落脚点还是“人”,新的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体现了完美人对产品的精雕细琢,完美“智造”的过程就是不断践行工匠精神的过程。 (原标题:完美打造“智造”领域“最强大脑”) 责任编辑:小宇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