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健落幕后,集团的发展脉络、业务分部和销售方式清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很多人不免好奇,直销行业是否还会有下一个权健?这也带出了龙赞的第二问和第三问:直销脆弱的公众评价体系怎样完善?直销企业诚信如何建立? “行业的信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需要细化到直销参与者自身,从业者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改变直销现有的标签需要长时间地打造与淬炼。”龙赞坦言,除此之外,权健还引出了不少消费者对直销产品的讨论,例如消费者权益维护、广告宣传、经销商行为等情况。“维护好直销行业的声誉,是每个直销企业的职责。”龙赞强调,直销企业要坚持底线思维,确保不涉传销、不涉“金字塔”欺诈,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 在直销行业中,最让人诟病的莫过于运营方式,直销大致分为单层次直销和多层次直销两种方式,事实上,容易与“传销”概念混淆的只有多层次直销的形式。 《直销管理条例》对单层次直销进行了明确规范,而以“拉人头型”“收取入门费型”“团队计酬型”这三种多层次直销,被《禁止传销条例》和《刑法》定性为直销。龙赞表示,直销在法律规定中模糊不清的表述,成为权健事件带给我国直销行业的第四问。 “舶来品”的本土化发展 上世纪90年代,美国雅芳经广州市政府批准,在广州设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广州雅芳有限公司,从而掀开了中国直销史的第一页。 最开始,直销公司采用多层次的直销方式,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发展下线,通过下线的销售收入,享受收入提成。这让越来越多的销售人员,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拉人头”的工作中去,也就是当时的传销。 这种模式,像病毒一般,在中国迅速发生裂变,从1990年到1993年,仅仅3年时间,中国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沿海的大中城市都有传销公司在活动。很多不法分子通过传销的方式进行诈骗、非法集资甚至绑架勒索等犯罪活动,这给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1998年4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下令“禁止一切形式的传销活动”。包括安利、雅芳、玫琳凯、完美等规模较大的外商投资直销企业,也全部停止了营业。 2005年9月,涉及《直销法》的两部核心条例《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由国务院正式出台,并在当年开始实施。这奠定了直销行业在中国有法可依,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 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主任艾家凯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直销业的转型升级,沿着融合发展的形式,创新是直销业不变的基因,促进直销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发展经历来看,中国直销业已经和正在经历着三次转型升级。 第一次直销业开始转型是在1998年,直销企业用“直销+”的形式融进了连锁经营的元素,算得上经营模式的创新。 2005年的第二次转型,中国直销行业有了互联网的助力,在移动社交衍生新商业形态的背景下,创造出“直销+连锁体验店+互联网平台”这种“三网合一”的新零售业态,进一步使直销业转型升级。 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拐点,源于2016年安利中国宣布搭建起以安利易联网、安利数码港APP、安利云服务微信号、安利移动工作室为核心的移动社交电商系统,实现了直销人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整合。基于分享的社交基因,直销企业线下经营的“人联网”和线上互联网的结合,为直销渠道赋能。“传统直销移动社交电商化”是直销业第三次转型的新经济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