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健风波后的监管欠账 权健风波后,舆论开始拷问:在拿到直销牌照之前,权健的工作人员甚至因传销被判刑入狱,拿到牌照之后,监管部门有没有再仔细检查权健是否涉嫌传销?央视早在2013年和2014年就曝光了权健的虚假宣传,此后监管部门又为何不作为? “直事儿”(微信ID:cndsn-zxbdw)注意到,在权健事件发生后,人民日报、公安部发布了涉传企业名单,其中不乏与权健一样即便多次被曝光、被立案查处,依然能够继续发展壮大的企业。比如然健环球在2007年就被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为传销组织,直至今日依然逍遥法外,让人不可思议。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这说明当前对于公司的注册、背景调查存在较大的问题和漏洞,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同时不少涉嫌违法犯罪的企业都是打着直销的名义干着传销的事情,也给政府相关部门带来巨大的监管困难。 长期关注相关领域问题的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王伯潇告诉记者,不仅仅是权健,整个保健品的商业模式,从市场形成之处,就因各方面的监管缺失,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例如在遭到曝光后,企业往往把纠纷和责任全部推给经销商,企业却逃离了法律制裁,此外经销商可以不受《直销管理条例》对于直销企业活动的区域限制,可以全国各地去销售。“直事儿”(微信ID:cndsn-zxbdw)认为,或许正是因为可以在出现“事故”后把“锅”丢给经销商,在多次曝光和纠纷中多次自己却能“安然无恙”才给了权健这样的企业有恃无恐。在2017年工商总局发布的直销企业投诉榜上,权健投诉高居第2位,但监管部门却熟视无睹。 权健风波发生后,有法律人士评论称中国的监管总是“后知后觉”,原本应该该由监管部门发现的问题,确是由一家医疗科普机构来引爆,这是很打脸的。如果天津有关部门自始至终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那么,权健的“恶”就不会积累这么多;百姓之“伤”就不会这么重。王伯潇表示,就权健来说,直销牌照、产品、直销区域由商务部认定,但监管传销、非法广告又归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违规宣传药效由卫健委管,打击传销还涉及公安部门,监管单位各司其职,这样的监管是否可行值得深思。 责任编辑:小宇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