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低消费现状的社会因素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低消费能力是生产力较低的主因造成的,那么到改革开放近30年后的今天,中国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花钱呢?造成这些现象的深层次社会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虽然改革开放30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还没达到共同富裕,绝大多数人还在向小康生活目标奋斗。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劳动者收入水平仍然较低,我国还属于中低收入水平的国家。2007年末我国GDP总量虽然排到了世界第四位,但人均GDP只有约2500美元,同期世界人均GDP约7500美元;2007末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3786元,农村纯收入仅为人民币4140元,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消费水平的高低,正所谓量入而出,刚稍稍超出温饱生活水平的中国要短期内使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提高仍然将面临很多困难。 其次,在30多年的发展中,投资和净出口的增速远高于GDP增长的速度,特别是近五年来,投资和净出口的增速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甚至已经是GDP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这就使发展稍慢的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因稀释而下降。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由于对经济发展的良好预期,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前,由于国外需求旺盛,国内需求潜力巨大,中国大量的政府和民间资本积极投资中国经济建设,在财富积累速度低于投资速度情况下,投资就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的发展。另外,由于投资过度引起了生产性消费的急剧扩张,加剧了供需的失衡态势,致使PPI高位运行,CPI难以下落,促使居民将更多的储蓄用于投资保值,而没有加快消费升级的步伐。 第三,30多年改革开放过程中,个人收入增长速度远低于政府财政收入增速,生存消费比重较高,抑制了居民的消费升级。政府财政收入大幅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加上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入还很不够,老百姓公共消费偏低,特别是工薪阶层的大部分储蓄要还是更多的应对房租,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造成了中低收入者有钱也不敢花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