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是如何演变成“庞氏骗局”的?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大火,互联网金融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市场是建立在一个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政策监管的“三无”环境中,甚至几乎没有任何金融背景的企业都能借助于互联网金融分得一杯羹。这背后引发的问题直指一个热词:庞氏骗局。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违法的P2P平台借用该模式屡试不爽。P2P平台的崛起源于2015年,这一年互联网金融受到政府明确鼓励力度最大的一年,几乎每2个月就有重磅的鼓励政策出台,对P2P行业的发展是持大力支持态度的。互联网金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位列三大关键词之首。 “直事儿”(微信ID:cndsn-zxbdw)发现,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初衷是鼓励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但是悖论在于,承受20%年化的资金成本的公司很难在经济下行环境中生存。整个信托和互联网金融诞生的大背景就是GDP回归“新常态”之后和发展预期不匹配的“落差和空间”,P2P反而成了实体经济的寄生虫。有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8月底,全国累计问题平台达到976家。另外数据显示,截止8月底,2015年问题平台涉及的投资人数约为12.2万人,涉及贷款余额为74.87亿元。如果严格梳理,问责原罪,那么牵扯的资金量估计也会非常庞大。而最好的办法还是加强监管,并责令平台自律,并且规范相关环节,比如资金存管的走向等等问题,来逐渐消化存量的隐患。▲ 责任编辑:小申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直事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