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1月11日讯】(中国证券报)进入2016年的第一周交易,市场出现巨幅下跌行情 ,券商两融风险再度提升,不少营业部近日纷纷忙于向两融客户提示平仓风险。据券商机构反映,由于市场去杠杆化,大部分两融账户杠杆率较低,且处理方式相对灵活,业务风险整体可控。 受多重利空因素影响,市场行情快速走低,恐慌性资金出逃较多,两融业务萎缩明显。据数据统计,1月7日的沪深股市融资余额报1.12万亿元,创近两个月以来低点。市场人士分析,多日来的猛跌行情挫伤了资金的积极性,融资盘谨慎情绪升温。 融资盘遇平仓危机 上周,因市场大幅下跌两次触发熔断机制,导致市场提前收盘,同时令场内杠杆资金迅速暴露平仓风险。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券商营业部了解到,由于连续几日的下跌行情,市场恐慌情绪加重,融资盘抛售加大,不少两融客户的账户面临接近警戒线状况,且数量明显增多,这也是继2015年中大跌后,融资盘第二次面临平仓危机。“因为市场提前停止交易,流动性受限,许多买卖被逼进入排队平仓序列,券商自身压力非常大。” 据悉,在市场触发第二次熔断之后,多家券商内部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地营业部或分支机构对融资融券、股权质押、收益互换、分级基金杠杆份额等融资类业务进行风险防控。安抚融资客户情绪,同时做好必要的风险提示。“提前收市后,都是忙于找客户沟通,如果需要追加保证金的,则赶快追加保证金。”某大型券商机构营业部人员表示,暂停熔断后,这种平仓压力得到缓解,如果持续下跌,很多账户会被强平,那时产生的影响将非常大。 不过,多数券商认为,当前场内两融业务风险可控。2015年7月,证监会出台两融新规,明确两融规模不超过券商净资产4倍,同时券商可自主决定强制平仓线。同时券商纷纷推出上调保证金比例、控制信用账户过于集中风险、调整两融担保折算率等措施控制风险。招商证券表示,经过2015年的去杠杆化,两融客户杠杆率大幅下降,整体风险总体可控。 两融规模下降猛烈 除了两融风险一度引发市场担忧之外,场内杠杆资金的下调也成为近期市场的主要特点之一。数据统计,1月7日沪深股市融资余额报1.12万亿元,创近两个月以来低点。1月5日,两融净偿还额也达到213.63亿元,创下逾1个月以来新高。 从具体表现看,1月5日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金额的比值仅为8.18%,刷新4个月以来新低。上周以来,行业板块及个券均出现大面积净偿还潮,不难看到,当前场内杠杆资金谨慎避险的情绪浓烈。 对于券商机构而言,两融规模持续下降,意味着资本中介业务收入大幅度下滑。统计显示,2015年下半年以来,约有7家上市券商发布公告称,变更其融资类业务的坏账准备标准,粗略计算因融资类业务计提坏账损失约7.07亿元。公告显示,由于此类融资业务存在一定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券商机构将其坏账准备提升。分析人士认为,在两融业务方面,尽管有着警戒线、强平线等诸多政策,但券商仍然未能避免零损失的情况。▲ (原标题:两融规模持续萎缩 券商忙于“提示风险”) 责任编辑:小申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直事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