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唐山地区社会保障事务服务中心提供社保经办等服务 摄影/李小萌 【直报网北京2月23日讯】(北青网)“现在依法开庭审理申请人孙树林与被申请人首钢矿业公司工伤待遇争议一案……”2月16日的上午,一场特殊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审理在位于河北省迁安市的首钢唐山矿山街委进行着。 按照惯例,这样的仲裁案理应在北京开庭。由于去年12月13日由石景山区刚刚成立的本市首个跨省、跨区域的巡回仲裁庭,在双方当事人的“家门口”就地开庭,免去了回北京的舟车劳顿以及吃住花费。 不仅仅在劳动仲裁方面,办理退休、工伤鉴定等诸多的社保业务,位于迁安的外迁企业、外迁职工都开始享受到来自北京的社保服务机构的上门服务。 北京劳动仲裁庭 设在外迁职工家门口 2月15日一早,北京市石景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4名工作人员就在阴霾中带着对高速路封闭的担心出发了。他们的目的地是河北唐山迁安首钢矿山街委。第二天,他们要公开审理一起工伤保险报销的劳动争议。 2月16日上午9:30,由于珊珊担任仲裁员的仲裁庭准时开庭。位于河北的首钢矿业公司职工孙树林,2015年受工伤造成神经受损,按照伤残程度被评定为十级伤残,需要更换神经。入院治疗期间,首钢矿业公司已为其报销部分医疗费用,但更换神经手术中孙树林选择了购买神经进行移植,按照相关规定,这一部分医疗费用(约3万元)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属于自费项目。孙树林此次诉讼,要求公司为其支付这部分医疗费,同时支付他住院期间家属护理费、住宿费、交通费等。 实际上,这是北京市跨省市、跨区域劳动争议巡回仲裁庭第二次在河北唐山地区对劳动争议进行公开审理,而第一次开庭则是在今年的元月3日,针对的是一起有关加班费的争议。 石景山区人力社保局研究室主任王金涛表示,首钢搬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唐山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首钢集团下属的多家企业外迁地。单就一个首钢矿山街委,3万常住人口中就有1万人是北京户口。王金涛说:“这么多的外迁企业、外迁职工,发生医疗保障、办理退休甚至发生劳动争议时,原来就只有一条路可选:就是回北京。” “巡回仲裁庭顾名思义就是本该在北京开庭的,由我们仲裁员上门审理,案件双方当事人就省得去北京折腾了。”石景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负责人杨吉龙说。尽管案件的发展并未如申请人孙树林的意,但当北京青年报记者问及他在迁安开庭的感想,他还是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我是北京户口,首钢矿业又是北京注册企业,以为还要回北京去开庭,没想到在迁安就开了庭,路费、住宿费都省下了。”首钢矿业公司的出庭人员也由衷地说:“仲裁庭开到 家门口 ,避免了往返北京和唐山应诉之苦,也大大降低了诉讼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