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11月23日讯】(和治友德)小雪,冬季第2个节气,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此时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雪)量渐增。 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书中提出了冬三月的养生规律。从立冬到大寒节气结束称之为冬三月。“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在此基础上,医学专家依据临床经验总结提出:五脏六腑之所喜即养生之所需,五脏六腑之所恶即养生之所忌。 科学食补 饮食养生调气郁 小雪时节阴晦的天气常使人心生郁闷,此时气郁在胸,食补可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杂粮类的如大麦、荞麦、高粱,蔬菜可以多吃刀豆、蘑菇、萝卜、洋葱、丝瓜等,水果适合吃柑橘,其中蔬菜中的萝卜是较为理想的顺气药。此外,小雪时节,要常食菠菜、猕猴桃、橘子、黄豆和深绿色的蔬菜,因为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叶酸,可以帮助缓解抑郁。 适当运动,行为养生气血畅 中医认为人的宗气振奋,营卫畅通,元气充沛,就能够神气十足地健康生活。运动恰是一个不错的养生途径。传统的运动养生方法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有形式各异的民间健身方法,如踢毽球、荡秋千、跳绳等,也有自成套路的系统健身法。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可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畅达经络,疏通气血。气血通畅,方能情志畅达,不为外物所烦扰。 调养精神 心理养生重养神 冬季养生,养形重要,养神更重要。养神,指通过调节精神、情志、心理和怡情养性等多种手段,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尚的志向情操,超凡脱俗、乐观豁达的处事态度,节制私欲调和喜怒的自我调节能力等。保持神气清静,可使形体强健,精神充沛,身体和精神得以协调发展。心主神明,养神中以保持良好的、稳定的心态最为关键。平日可根据个人喜好和条件,培养一种或几种情趣或爱好,如养花垂钓、琴棋书画、吟诗作赋等均可使人进入一种专心致志的忘我境界,使需要宣泄的情绪得到较好调节,从而达到“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效果。 另外,小雪养生还需做好这三样保暖措施。 温水泡脚,补养肾气 小雪时节,天气降到零下,很多人容易出现四肢怕冷、乏力的情况,使气血通畅有助冬季养生。所以此时节,要用温水泡脚,温补肾阳。我们双足上的在编穴位有66个,约占全身穴位的1/10。将双足泡在热水中,可以促进全身的经络和血脉畅通,改善冬天手足冰冷的症状。泡脚以15分钟为宜,贵在坚持。肾开窍于耳,在泡脚的同时,可以把耳朵搓热,来补养肾气。 室外活动不可起太早 老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也要适度锻炼,室外活动的时间需要有所注意和调整。一方面要早睡晚起,不要太早出去锻炼,等太阳升起,人的整个身体都苏醒过来之后,再外出锻炼。冬天经常有雾霾天气,要尽量减少室外运动,减少外出活动时间。 注意头部颈部保暖 冬天最重要的,还是防寒保暖。人的全身被衣物包裹,头颈反而是散热最多的地方,而头部、颈部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在寒冷的天气里要特别注意头部和颈部的保暖,出门带好帽子、围巾等保暖产品。 和治友德以“弘扬养生文化、造福人类健康”为使命,经过不断摸索与创新,结合西方营养学和中医养生理念,以现代生命科学成果为依据,建立了“饮食养生、行为养生、心理养生”三大养生学说,帮助人们通过三大养生收获健康。 饮食养生:通过饮食的调节而达到养生目的 行为养生:通过有目的的行为而达到养生的效果 心理养生:通过心理调节而达到养生目 (原标题:和治友德|小雪养生: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责任编辑:蓝莓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