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慈善”外衣的“经济邪教” “‘善心汇’,一听就让人觉得富有爱心和公益精神,没想到竟是这样一个黑心组织!”市民李女士愤愤地表示。 除了提供“均富共生”的经济利益诱惑,为了蛊惑更多人参与其中,以张某为首的“善心汇”犯罪团伙还以“扶贫济困”的名目,为其涉嫌犯罪活动披上了“慈善”的光鲜外衣。 “张某擅长包装,他充分把握了人性中‘一心向善’的这一特点,并加以利用,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慈善家’的形象。”犯罪嫌疑人、张某助理刘某交代。他说,张某打着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投身“普惠金融”等旗号,经常策划一些社会公益类活动,例如开展慈善捐款活动、主动邀请媒体采访等。一方面是为扩大“善心汇”品牌在社会的曝光度和“声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的“慈善家”形象更深入人心,最终目的都是吸引更多的人和资金持续进入,让“盘子”的资金链不至断裂,以获取更多非法利益。 这位“慈善家”真的在做慈善吗? “经初步查明,相较于张某非法获利的10余亿元,其累计捐献、援助的金额就是九牛一毛,而且他是拿着从会员那圈来的钱去做‘慈善包装’。”专案组民警透露。 与美其名曰“慈善包装”的投入相比,张某对自己的投资消费可谓一掷千金。据张某交代,他曾一次性花费2.2亿元购置了一整栋楼。 “我们国家既有贫困人口,也有富裕阶层,这两个群体非常需要一个有公信力的平台进行勾兑……我们现在从事的事业不伟大吗?”从2016年年初直至被抓获,张某于每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晚8时30分,都会通过微信群面向所有会员进行“宣教”。在此过程中他会借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民族大业”等名目,向会员一遍遍宣扬自己正带领大家从事着“慈善互助”“扶贫济困”等“伟大事业”,分享其“修身养性”“求真向善”等心得体悟,将经济诱惑、慈善目的和精神蛊惑相结合,俨然一幅“经济邪教”的图景。 “不少会员在微信群里称呼张某为‘张天师’,他巧立名目,为自己罩上‘慈善家’‘得道大师’等光环,通过反复的洗脑宣传,稳固既有群体,开拓新进会员,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获取更多非法利益。”专案组民警说。 破坏社会安定、经济秩序的非法组织 除了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以“慈善”为名目进行非法敛财之外,以张某为首的“善心汇”还大肆组织会员在全国多地进行非法聚集,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因几名骨干技术人员被湖南省永州市公安机关抓捕,担心“善心汇”系统平台崩溃,运作模式难以为继,资金链面临断裂风险,2017年6月,张某通过微信群煽动了上千名会员赴湖南省政府进行非法聚集,提出“释放技术人员、要求解冻账户、撤销对张某的网上追逃”等要求。据专案组民警介绍,为了更好实现其非法要求,张某特地授意现场组织者,将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社会特殊群体放在队伍最前排,让他们在瓢泼大雨中忍受饥寒,营造出一幕看似“凄惨”的场景。 而在张某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之后的7月24日,其同伙还组织了大量会员在北京市进行非法聚集,要求释放张某及其他落网团伙成员,并提出让“善心汇”平台继续运作。 “我们的系统迟早会崩盘。”犯罪嫌疑人、平台研发者黄某说。他估算,随着发展的会员越来越多,所需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善心汇”的运营模式预计只能支撑1000万会员的规模,即使延长返利周期、增加“布施”金额也终将难以为继。“‘善心汇’同其他传销模式没有本质不同,都是上线获利多、又安全,下线获利少、风险大,一旦系统崩盘,则意味着最广大下线会员的投入打水漂。”专案组民警说。民警分析,这不仅会对经济秩序造成巨大的破坏,也对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善心汇’就是一种传销,给广大群众、广大会员带来严重后果,也给政府和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已经变成‘恶心汇’了,应该取缔。我衷心奉劝广大群众,不劳而获是走不通的,是不能长久的,大家不要再影响公共秩序,不要越走越远,能够真正意识到这种模式的危害。”面对“善心汇”造成的巨大危害后果,犯罪嫌疑人张某对自己的恶行开始悔恨。 (原标题:中国工商报网:对“善心汇”涉嫌特大传销案的调查) 责任编辑:佟佟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