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4月22日讯】(海拔新闻)4月16日下午,在海口一酒店,一场名为“平债政策宣传全国巡回沙龙”的讲座正在进行。台上讲师激情澎湃地宣称“国家秘密政策可清零债务”。记者暗访发现,组织者利用负债人群的心理,编织“一夜暴富”的谎言。 ![]() 随着警方突击行动,主持人、讲师及“成功案例”分享者共12人被当场控制。这场闹剧的背后,是一个以“秦皇岛平债”为名、横跨多省份的涉嫌传销骗局。 ![]() 海口市民老王与老张相识20余年,两人曾共同经营小生意,近年因经营不善双双负债。4月初,老张突然联系老王,神秘兮兮地递来一张邀请函:“国家在秦皇岛试点平债政策,海口也有分会场,只要听讲座,信用卡、网贷都能清零,还能领创业资金!” 老王发现,老张发给他的邀请函没有逻辑性可言,也不符合常识。老张还说,只要能够拉人头,老王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平债。 ![]() “我怀疑这是传销!”老王当场拒绝,并翻出手机里关于“秦皇岛平债”骗局的新闻报道。老张却情绪激动:“我朋友亲自去了秦皇岛,现在征信报告都显示‘结清’了!你不信可以先去听讲座,听完后再去考察,实在不行那就算了。但你一口咬定就是传销,这怎么行!”两人争执不下,最终不欢而散。随后,老王向媒体报料,记者决定暗访。 暗访:听讲座的多为中老年人,现场禁止拍照 4月16日14时许,记者以负债者身份进入酒店15楼会议室。在进入会议室之前,工作人员在门口要求记者写下名字以及邀请记者前来听讲座的人员姓名,记者照办后进入会场。会场内有多名工作人员维持秩序,还现场巡查,制止参会人员拿手机拍照和拍视频。 记者在会场看见,听众有100名左右,多为中老年人,不少人面露焦虑。记者在现场甚至看到两名80多岁、走路颤巍巍的阿婆。 ![]() 主持人开场先讲述身世,吹嘘自己从农家子弟白手起家到数千万元资产。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平债”为什么要选在秦皇岛,“只有去了秦皇岛才能‘合法平债’,才是国家认可的‘平债’机构。” 主持人开场后,讲师上台讲述,话术包括:参与者将进入“国家债务核销系统”、未来可成为“公务员”;“投资15单4.35万元,发展下线就能分1.5亿元,‘平债’只是附加福利”等。 讲师讲述后,一名中年男子上台分享“平债经历”:“我外债500余万元,自从前往秦皇岛后,现在银行都不催收了!” 行动:警方冲入会场,现场控制12名人员 16时许,海口警方冲入会场。警方透露,早已接到群众举报,经侦查确认该团伙为“秦皇岛平债”传销网络的分支。民警当场拆穿骗局。面对民警,刚刚还信誓旦旦表示“平债合法”“国家支持”的讲师瞬间怂了,坐在位置上一声不吭。 ![]() 民警在现场对听讲座的群众进行普法,所谓“征信结清”实为信用卡逾期后的呆账状态,债务并未消失;入门费通过现金交易,最终汇入上层头目账户,无任何“国家补贴”。该传销组织的行为和“民族资产解冻”的老套传销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民警在现场再次强调“国家从未有‘债务清零’政策”。 现场一名男子当场崩溃,拨通妻子电话:“快从秦皇岛回来!他们真是传销!”原来,男子的妻子一周前被发展成下线,正在秦皇岛“考察”,随时都可能交钱加入传销组织。 ![]() 警方将现场控制的12名人员带走进一步调查。警方分析表示,现场组织者涉传销罪、诈骗罪,参与者若恶意透支信用卡或教唆骗贷,亦可能担刑责。 提醒:警惕陌生投资项目,“低风险高收益”勿信 记者与个别参会者交流,有的人还对该传销组织执迷不悟。记者发现,一些参会者被所谓“超级回报”诱惑,不惜拉亲友入局,不少人的法律意识淡薄。 根据现场人员讨论的内容,记者发现所谓的“平债”是五级三阶制的传销形式:业务员、经理、高层,高层抽成甚至能达到50%以上,底层血本无归。 海口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负责人表示,近期多地出现假借“国家政策”的金融骗局,利用中老年人信息不对称实施犯罪。
警方提醒公众,警惕陌生投资项目,勿信“低风险高收益”宣传,发现可疑活动可拨打110或96110举报。 (原标题:记者暗访:“平债讲座”?传销陷阱!12人被海口警方当场控制) 责任编辑:一一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