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正观点 【直报网北京4月18日讯】(庶正康讯)政府干预的出发点是纠正市场失灵!我国营养健康市场长期徘徊在失灵临界点两侧,因此严格监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要之举! 4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聚焦重点民生领域和互联网新兴媒介,从“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医疗器械广告”“普通食品广告”“金融广告”“教育培训广告”“互联网广告”5个方面明确2025年广告监管有关重点任务,组织依法严查“神医”“神药”广告、食品广告疗效化宣传、保本无风险的金融理财广告、职业技能培训类违法广告、互联网违法广告等,切实守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广告产业快速发展,在激发消费需求、强化品牌塑造、活跃市场经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食品、金融理财、教育培训等重点民生领域违法违规广告时有发生,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仍然不容乐观,社会各方面对此反映比较集中。 ![]() 《通知》针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广告领域突出问题,明确了一系列重点整治工作。 01.依法严查“神医”“神药”广告 在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医疗器械广告监管方面,《通知》强调要从严查处宣称保证治愈癌症、绝症或者治愈近视等误导群众健康观念、危害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违法广告。 02.食品广告疗效化宣传 本次专项行动中,罕见的将“普通食品广告”与“医疗和三品一械广告”、“互联网广告”等并列作为重点任务,说明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普通食品广告监管方面,《通知》规定要依法查处普通食品广告宣传具备保健功效或者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以及无事实依据、违反相关标准规定宣称“零糖”“零卡”“无添加”“不含防腐剂”等违法违规行为。 03.互联网违法广告 互联网领域也是食品夸大和虚假宣传的重灾区。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广告产业数字化进一步扩展。互联网广告发布收入89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占各类媒介广告发布收入的86.5%。 在规范互联网广告活动方面,《通知》要求加大对“软文”广告的规范力度,依法查处借助人工智能冒充专家、学者、明星、网红等公众人物发布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加强广告合规建设、落实互联网平台责任。 4月15日,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重点聚焦利用“情感交流”“国学文化”“中医养生”“快速致富”等噱头,诱骗老年人等特定群体非理性消费。结合来看,线上食品宣传乱象将有望得到高效治理。 近年来,随着广告的表现形式的丰富以及内容的多元化,国家也相继颁布和修订了法律法规对保健食品广告和功能声称进行严格监管, 庶正康讯技术法规经理吴迪表示,超范围宣传保健功能和成分对于保健食品广告而言是个大忌,例如,在保健食品广告中出现“糖友”则可能涉嫌暗示疾病治疗功能;出现身体部位图案可能涉嫌暗示相应保健功能;“立马”、“击退”等词语涉嫌功效承诺或保证等都尤其需要注意。还有一些情况下, 广告中会暗示”人人都缺乏"、“代替日常饮食”等也属于误导消费行为。 此外,《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对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从上述专项行动及近期的处罚案例中,我们也能观察到监管部门对于普通食品包括跨境产品、“药食同源”食品以及农产品等也将进行严格的广告监管,互联网领域也不再是法外之地。 吴迪提示,广告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除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外,造成消费者损害的,还需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作为营养健康的从业者更要警钟长鸣,
庶正康讯「科学与法规中心|长期致力于法规研究,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问题,可与我们联系:010-83502445。 参考资料: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 https://www.samr.gov.cn/xw/zj/art/2025/art_690db4deee8e430e9bb7be6ef9c157a0.html 市说新语: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就《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答记者问 https://mp.weixin.qq.com/s/9gQaHVM2zdEbG_C4InBr0w (原标题:严查食品广告疗效化宣传 总局开展市场整治) 责任编辑:一一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