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直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张小西报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增强了国民的购买欲。而随着互联网利用率的逐渐攀高,网络购物更是渐成大势。在3月28日普华永道发布的最新全球多渠道零售调查就显示,中国消费者虽然接触网购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对比欧美国家的购物者,中国内地消费者的网购频率最高。是欧洲消费者的4倍,美国消费者的近2倍。约70%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表示至少每周会在网上购物一次,而美、英受访者的这一比例仅为40%。 购物水平的增加,网络购物的爆炸式发展,给广大直销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烦恼和困扰。元凶正是假货的肆虐。安利、玫琳凯、完美、如新等外资企业,宝健等内资企业都曾遭遇过假货“肆虐”。2011年网络上销售的安利和玫琳凯的产品近半都是假货。它们要么是劣质产品,要么是假冒产品。制假者想尽办法制造假货混淆视听,以图谋取利益。近日,玫琳凯在3.15后不久就广受假货连累,因为假货横行,广大消费者开始广泛质疑玫琳凯的产品质量,一些网购者更是拿着假货对玫琳凯进行声讨。玫琳凯顷刻间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尽管不断有消息传出造假者被绳之以法,但依然没有阻挡假货泛滥的脚步。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假货泛滥呢? 如果说直销企业产品质量好,是假货泛滥的一方面原因,那除了这个,还没有更深层的原因呢? 记者观察的结论是一个字“有”。 首先,传销人员也“善于”借助假冒伪劣直销产品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传销经历几年的“发展”,其中一些传销组织绞尽脑汁、变着花样来进行传销活动。他们的行骗手段不断升级,现在就想出这招更为隐蔽的“傍名牌传销”方式,通过打知名企业的招牌来从事非法活动。一些人“聪明”地摆脱了广为人诟病的空对空模式,用假冒的直销企业产品以次充好,试图混淆视听。假冒伪劣产品成本低,手法高明到可以以假乱真,逐渐成为很多传销者的首选。 其次,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不断研究制假手段,试图用标识着原厂出品,且相关手续和发票齐全的产品来蒙骗消费者。如果不仔细辨识,大部分消费者很难分辨直销产品的真假。这些小细节正是不良商家蒙骗消费者的最佳手段。 再次,直销产品的高昂价格“助长”了网购群。不管是化妆品还是保健品,其价格都不是一般工薪阶层可以轻易承受的。动辄数百甚至数千的产品价格,几乎相当于工薪阶层工资的一半。所以,即使潜在的购买客户有很多,按兵不动的人还是占到了大多数。与此同时,网购的出现,为广大购物者搭建了最便捷的购物通道,超过5000亿元的网购业绩额就是最佳明证。网购之所以如此方兴未艾,就是因为它便捷而且产品价格便宜。商场上动辄上百上千的产品,网上只需几十,且“聪明”的不法分子为了混淆视听,更是准备好了相关手续和所谓的发票凭证。如此一来,就骗得很多人上当。 以上种种,都对直销产品假货横行、肆意泛滥的局面的形成“功不可没”。 面对假货,广大直销企业如果袖手旁观,那对企业品牌的树立和产品质量的口碑都将是极大的威胁。所以,在打假方面,直企要尽快行动起来。 首先,广大直销企业应该联合起来,成立相应部门,加强企业间的沟通合作,加强对假货的监督观察,形成对假冒者的高压态势,出现问题就齐心协力来共同抵制,使假冒者无处可逃。同时,呼吁尽快建立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对市场商品的动态、信息,对商品真假的识别能力多有独到之处,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同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防假”方面的完善经验。企业还要加强和政府、媒体以及监管部门的合作,建立强大舆论攻势,揭露假冒者的真实面目,用法律手段对假冒者进行严厉打击。 其次,对于传销的打击不能松弛。不放过任何可能的传销行为,尽量将传销扼杀在萌芽状态。 再次,既然直销产品高昂的价格让大部分购买者望而却步,那要想真正制止假货的泛滥,降低产品价格,无疑是重要一环。如果消费者能够普遍承受得了正品的价格,那假货就不会因为价格低廉抢去正品的风头。价格平民化,假货就没有立锥之地。 另外,需要特别提到的一点是,广大企业在打假的同时,还应公式正规渠道购买直销产品的手续、凭证。不管是安利还是玫琳凯,抑或是其他直销企业,旗下经销商取货的时候,都有一定的取货流程和手续,直销企业可以对外公示经销商提货的情况,以及步骤手续等,这些都有必要让普通消费者了解。一位直企的经销商曾直言,凡是购买安利者,都有权利要求卖家出示提货单的常识,遗憾的是,大部分买家都不了解这点。所以,消费者网购的时候,如果不能完全确定真假,可以要求卖家提供货物凭证和提货单。对货物凭证含糊其辞或者找理由搪塞的,多半其中有诈,所以购买的时候要谨慎。 最后,企业对于产品的研发力度和防伪标示一定要增加模仿的难度,安利在发现网购平台假货横行的时候,就成立了小组研究网购,专门在网上店铺采购那些标识为“安利”的产品进行检验。同时研究加大包装伪造的难度,让仿冒者的造假成本更高,难度更大。还可以建立相应的建立制度,鼓励举报。只有这样,多管齐下,才能从源头上抵制假货,为消费者购物创造干净的购物环境。▲ 责任编辑:肖 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