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技成果: 研究院选择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来福健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合作对象,针对于其2003年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玉米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酶的生产方法(专利号:03133875.5)进行再调研、试制、试用;借助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先后研制了清洗、浸泡、发芽一体机和低温真空蒸发浓缩机,解决了规模化生产的关键工艺及技术,使得该专利产品获得重生。 研究院 辽宁省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前身为辽宁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是事业单位。转制后被拆分为省医疗器械检验所(事业单位)和省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民营企业)。研究院在省科技厅和省医药管理局等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引进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先后创立了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和辽宁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的新科技成果转化载体辽宁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8045万元(研究院控股64.06%),目前已完成了生产工艺改进,临床验证和生产厂区建设等全部工作,并于2103年批量投产销售。 概况 辽宁省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疫苗、生物保健品、诊断试剂、医疗器械、制药设备等。在生物疫苗、生物保健品的工艺技术方面达国内领先水平,个别达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院现有员工65人,大专以上科技人员46人,高中级管理人员12人(高级职称6人,博士1人,硕士3人),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19人(高级6人,中级6人,博士1人,硕士8人),中试人员24人(大专以上14人,中级2人)。年均研发投入112万元,占年收入的23.27%,辽宁省生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在本院。 取得的成绩 2002年6月创办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3月创办辽宁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近十年间,研究院通过引进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创办企业,推动了我国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培养动物细胞制备疫苗技术进步,产品与技术同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中国疫苗走向世界。 近十年间,研究院通过创办企业,增加就业750余人,累计纳税7.1亿元,出口创汇1609万美元。 近十年间,研究院直接或间接研发项目8项,已转化或正在转化的科技成果7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11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1项。 研究所的战略方针及未来 辽宁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成立于1966年7月1日,是全国建立最早的医疗器械专业研究所。辽宁所原为国家行业归口研究所之一,主要承担着全国医用X射线设备、医用冷冻设备的情报、科研和标准化工作,建立有全国医用X线设备和医用冷冻设备2个科技情报网,出版国内公开发行杂志一份;还设有IEC-TC62B分技术委员会,国家医用X线机监督检测中心、国家医用X线机产品商检实验室和辽宁省检验站。同时还在消毒灭菌设备、医用电子仪器和生物制药设备等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有所建树。 共取得科研成果近百项,其中荣获国家、部级、省级科技进步奖十六项,省医药系统科技进步奖十二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2项,在中外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为我国医疗器械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一定贡献。 2000年根据辽宁省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省属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转变管理体制若干意见的通知,辽宁所作为第一批转制试点,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成为辽宁所职工全员持股的股份制科技企业,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改名为:辽宁省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为适应科研院所转制的需要,庄久荣院长带领研究院部分科技人员看市场、找项目,历时两年深入的调研、分析和论证,确定引进国际领先的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培养Vero细胞生产疫苗工艺技术,生产人用狂犬病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