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低价高 保健品大部分仅仅只是食品 记者发现,直销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有的宣称可以防癌,有的宣称可以治癌,或所谓的可提高免疫力,似乎没有它不能防的癌症,没有它治不了的癌症。这是真的吗?这些保健品究竟有没有功效?真能防癌抗癌吗? 这里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下保健品的基本成份。市面上大部分保健品其成份无外乎是维生素,如维生素A、C、E、叶酸、辅酵素Q10等、矿物质,如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比如钼、硒、钙、锌等、一些天然植物或珍稀植物提取物,如红豆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山楂萃取物等、某些名贵动植物或珍稀动植物,如灵芝、虫草、人参、鹿茸、鳖、穿山甲等、海洋生物提取物,如深海鱼油、鲣鱼萃取物等等。 但是不可否认,其中的有些成分经过某些研究,主要是指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提示可能有抗癌功效,这正是商家抓住大力宣传的“亮点”。如果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商家通常会拿出所谓的研究证据出来,有模有样说这都是经过科学研究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本质上多数所谓的保健品其实就是“食品”,不是“药品”。合法的保健食品包装盒上均应标示“国食健字G+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国产),或国食健字J+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进口)”,药品应有批准文号,包装盒上标示“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进口药品则为1位字母(H、Z或S)+8位数字“。但很多保健品商家在宣传时会故意混淆保健食品和药品的概念,明明是食品,却宣传成药品的功效。 除此之外,“防癌抗癌”产品功效虚假宣传的背后必然是暴利的驱使。“暴利不是靠技术和质量,而是靠营销。”业内人士称,许多高价保健品的营销策略基本上采用“物以稀为贵”的理由。按照国家规定,保健食品的科研经费应占其利润的3%至5%,但很多保健食品企业在科研上的投入不及利润的1%。保健品行业利润可达100%至200%,这已成为行业内部公开的秘密。很多厂家自己不研发,而是采取买断经销权或外购产品的办法经营保健品,导致各路厂家更加陷入炒作式营销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