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二 基因检测会不会成为过度商业化的缩影? 作为新兴技术的重要转化基地,中国直销界很早就开始关注基因检测在直销市场中的应用。不过,由于当时基因检测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因成本、社会认知、服务效率、技术水平等原因,无法在直销市场中寻找到合适的发展模式,特别是由于部分经销商的浮躁和夸大宣传,有的甚至涉嫌传销,使得当时的基因检测陷入负面漩涡中。不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近几年,基因检测再次被诸多直销企业运用到了产品中。 对于把基因检测导入直销市场的直销企业而言,如何恰当的将该项服务运用到直销产品上是一大考验。2016年,《中国产经新闻报》就报道上海某企业直销业务跑偏,基因检测存疑。指出其或存在涉及国际合作未经注册、缺少检测资质、以及为保健食品出具治病诊断观察等诸多疑点。而对于直销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的基因检测企业,有些甚至宣传可以检测长寿基因、天赋基因、社交基因、趣味基因等,业内认为,不排除部分是做科研,而部分则是博人眼球。值得一提的是,市场上产品价格还高低不一,比如同一个位点,有的公司收取800元,有的则要1500元。但事实上,基因检测作为人类健康“指南针”,在发展过程中并非神通广大,也存在瓶颈。“以预防类的基因检测为例,假设在检测后得知某用户的疾病无法治愈,或是比常人得病风险要高,医生是否就要建议他提前去做手术切除?而如果只是保守治疗,万一以后复发了又该怎么办?”一名从事基因检测产品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里面涉及伦理道德风险,所以,基因检测在服务中,难免会陷入一种就算知道问题也无能为力的尴尬。 而对于基因检测过早商业化,业界一直存在争议。据了解,2014年前后,基因检测日益成为商业机构的营销噱头,并存在伦理、隐私等风险,呈现无序发展态势,被国家明令叫停。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认为,从业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素质参差不齐,距离专业医疗人士的解读和服务能力还有较大差距,容易导致歪曲报告、夸大风险或者忽略某些因素,难以提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同时,直销行业有的经销商为了成交,存在夸大宣传、夸大风险的行为。传销对合法直销的消极影响也有可能给基因检测的公信力带来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