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4月30日讯】(江海明珠网)围绕中心、履行职责、关注民生、情系百姓,欢迎收看《代表之声》。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口袋里有钱了,开始关注养生保健了,尤其是老年人成了保健食品的最大消费群体。然而,当前保健食品市场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价格混乱;推销手段,花样百出,暗藏猫腻。不少老人上当受骗。 家住市区唐闸镇街道的蓝老伯经常参加各种推销保健品的讲座、活动。前一段时间,他又花了5000多元买了4盒保健品,说是可以调节血压,可是吃了以后,反而人觉得不舒服。 记者上网查询后发现,蓝老伯购买的保健品确实取得了卫食健字,但是只有免疫调节和抗疲劳的功能,并没有调节血压等功效 。 记者在蓝老伯家里看到,房间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保健品,全都是老人这些年花大价钱购买的。会销就是以开会或讲座的形式进行推销,这是大多数保健食品经销商惯用的手段。 不久前,市民丁女士的母亲去参加一个会销,主办方向老人们推销一组5999元的保健品。 参加过会销的人说,这种活动大多存在对听众洗脑和对夸大保健品功效的现象。而在现场的氛围中,人很容易被说动。当然,也有保持清醒的。 据了解,我省正在起草《保健品会销管理办法》,将对会销进行备案管理。事实上,我市的食品药品监管局对保健食品的监管一刻也没有放松过。仅去年,就开展了7个专项整治活动。 食药监部门主要是开展“打四非”工作,“四非”是指: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非法宣传。其中,打击非法添加是重中之中。不法分子为了标榜的神奇功效,往往在保健食品中加入了大量西药成分。市食药监局查获的一种降糖类保健食品中,竟添加了7种西药,这样极易造成超量服药和乱服药。 这种快速检测技术能在短短几分钟内检测出样品有没有非法添加成分。目前,我市各大商场、专卖店和正规商店里的保健食品经营行为,基本规范、安全。而会销、旅游销售、流动销售等还存在问题。最严重的是网络销售的保健食品,大多都有非法添加问题。有一次抽检15个品种中,有13种存在非法添加。 由于食药品监管实行的属地管理,所以,目前对网络销售的监管难度很大。另一方面,现有的检测手段相对滞后,有些新型的制假手段不能及时发现。加上《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迟迟没能出台,监管工作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撑。对于保健食品的监管难题,一些人大代表也提出了建议。 在保健食品的监管工作中,工商部门也有对虚假广告的监管职能。目前,国家工商总局在4月1日开通了全国统一的广告监管平台,每周两次公布省、市级媒体违法广告监测结果并通报全国。▲ 责任编辑:小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