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主观症状和免疫功能易“安慰” 在肠易激综合征、抑郁症和注意力缺陷障碍等疾病的临床试验上,安慰剂的疗效获得证实。有时,你明知道自己吃的是安慰剂,依然会有效果,尽管效果不一定有真药那么好。事实上,在服用真药的时候,患者获得的疗效有相当一部分是安慰剂效应。马尔尚称,也许药物能让人们获得安全感,然后病情就好转了,但安慰剂效应不能一概而论,可分成3种情况: 1.对于治疗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安慰剂是几乎没有作用的,患者不能用大脑意识影响自己的病情。 2.对于疼痛、疲劳、恶心、抑郁等经常出现在分娩、癌症、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等情况中的主观症状,安慰剂让患者感觉很有效。这些症状与身体受伤有关,是大脑发出的危险信号。当患者紧张、沮丧的时候,大脑的危险信号会放大,于是出现各种难受。但是,如果患者感觉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大脑就以为危险过去了,没必要继续发信号,于是难受症状就缓解了。 3.对于过敏和一些自身免疫病,涉及到患者的免疫功能,虽然大脑意识无法直接影响免疫反应,但是身体可形成条件反射,把药物和生理反应联系起来。例如,患者服用某种药物下调免疫功能,服用数次之后,换成安慰剂,身体也会自动下调免疫功能。对于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病的患者来说,适当使用安慰剂可降低药物的依赖性、副作用和费用。 在医院的精神科,医生经常利用安慰剂效应对癔症、某些神经官能症进行心理暗示治疗。左小萍举例说,有的长期失眠的患者吃了“安眠药”之后也能睡着,其实那是维生素片,不是对症的药物。这种“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容易受暗示的人效果较好,他们依赖医生,对医生说的话100%听从;性格固执的人则效果不好。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求神拜佛、找神婆“治疗”后病情也可能好转,但效果不能持续,还需要接受药物等综合治疗。 反安慰剂效应: 敏感患者可吓死自己 安慰剂效应不一定都是积极的,还有“反安慰剂效应”——一些患者被医生误诊,甚至被医生错误地宣判“死刑”之后,受到了强烈的暗示,以为自己病入膏肓,没治了,果然健康状况急转直下,甚至被吓死了,其实病情本来没那么严重。 左小萍称,反安慰剂效应大多是医源性的,有的医生工作繁忙,嫌患者啰嗦,不耐烦、不注意就说了不恰当的话,或者露出异样的神态表情;患者本身敏感也是重要的原因,例如听到医生说回去好好休息,“好吃的多吃点,该玩就去玩”,就容易按自己的思维模式向坏的方向想,觉得自己“时日无多”,导致病情加重。 受到反安慰剂效应影响的患者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可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纠正认知偏差。左小萍称,医生会告诉他们问题不大,再一步步打消其思想顾虑。▲ (原标题:安慰剂的“心理作用”堪比药效) 责编:米朵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直事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