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3月11日讯】(人民网-人民日报)我们每个人都是向老而生的。作为年轻人士,您是否憧憬过几十年后的晚年生活?作为退休一族,您是否觉得自己仍然年富力强?您又是如何定义“老年”这个概念的呢? 喜欢传统曲艺的朋友可能更熟悉,在京东大鼓、西河大鼓、河南坠子和二人台等曲艺形式当中都有一个曲目叫做《老来难》。以京东大鼓为例,里边有这样一段唱词:“耳聋说话得高声喊,经常打岔惹人烦。老眼昏花也看不见,鼻涕眼泪擦不完。老熟人走到近前把我喊,愣把李四当张三。到外边,青年人嫌我走路慢,说妨碍交通你躲一边……”这是传统上人们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或者叫刻板偏见。 对于这种刻板印象,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心理学和老年病学专家莎拉·巴伯在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到,当老人被看做是“有认知或躯体障碍的人群”,或老人自己认为这个年龄段可能存在认知或有躯体障碍的时候,那么他(她)表现出来的思维和行动能力会不由自主地低于他(她)本来实际具有的能力。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的诸多研究都探讨了这种影响机制。这种影响机制叫做“刻板印象威胁”。 这源于社会对“老年”这个概念的负面定位,以及老人自身基于这种负面定位而做出的自我心理暗示。莎拉·巴伯说:“如果老人爱忘事,那么他(她)可能会担心自己得了痴呆或正在向痴呆发展。而实际上这样会导致老人更爱忘事——习惯性忘事。还有,老人常被刻板地认为动作慢、身体虚弱,如果老人把这种负面定位强加到自己身上,那么他(她)可能真的会出现行走缓慢或握力减弱的情况。这是基于实验发现的。” 莎拉·巴伯总结说,人们对衰老程度的自我评价非常关键。只要拥有积极的态度,那么就能延缓老化,降低老化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保持更好的记忆力、行动能力和免疫力。 (原标题:心态年轻可延缓衰老 提高生活质量!) 责编:小美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