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已是直销行业“毒瘤” 如今,大健康产业已经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保健品和护肤品高度集中的直销行业本该蒸蒸日上、业绩喜人。然而,因为夸大功能、虚假宣传以及部分企业的投机心理,使得整个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空前的信任危机。 虚假宣传”是一个十分可怕的词汇,相当于三把带血的剑狠狠插在消费者、企业和社会的身上,即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对企业声誉的致命伤害,同时,严重扰乱了社会市场的经济秩序,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法治管控下的和谐社会所不允许的。 直销产品虚假宣传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虚假宣传过分扩大保健品的功能,是对消费者的欺骗行为。消费者基于对虚假宣传的信赖而遭受损害,轻者表现为保健品未起到保健作用,消费者白花钱而未实际受益,重者甚至可以导致严重的人身损害。日前,一则《保健品代替药物两年,老人执意停服降压药后身亡》的消息不胫而走。3月9日晚上10点多,邓先生68岁的父亲去世,邓先生说,父亲在2007年左右,出现轻微的高血压,后来一直服药,但自从2015年开始,父亲停止服用降压药,而是经常抱着一大堆保健品回家。从邓先生的父亲生前留下的笔记上看,抄写的很多内容多与购买的保健品有关。比如,老人在笔记本的扉页写了一句话:“药物治疗慢性病,等于死亡的催化剂”。而医院对邓先生父亲的诊断结果一栏写着“脑干出血、脑梗死、高血压3级(极高危)”。在邓先生家,一盒名为非洛地平片的降压药中,除了缺少4粒,其余的至今都在药盒里。 另外,虚假宣传侵害了同行业其他经营者的正当权益,构成了不正当竞争。保健品经营者通过虚假宣传的不正当手段获得了竞争优势,诱骗大量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而诚实正当的经营者因此会失去一大批消费群体,遭受经济损失。 最重要的是,保健品虚假宣传也不利于保健品企业和行业的长远发展。虚假宣传只能给经营者带来短期的经济利益,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起到了更大的副作用。直销的基本性质是人对人的销售,在人对人的销售中,口碑是最重要的,而在口碑传播的过程中,好事传得快,坏事传得更快。如果产品品质不够好,消费者发现自己受骗,便绝不会再次购买该产品,并且会向他人宣传,虚假宣传者的客户群便会逐渐萎缩,拥有产品的这家企业便难以立足。 保健品虚假宣传更可怕的是降低了消费者对直销企业的信任度,导致整个直销行业的信任危机。很多直销企业频频被爆“涉嫌虚假宣传”、“涉嫌传销”、“夸大疗效,误导消费”等,这无疑使整个行业的形象受损,会加重消费者对直销的抵触心理。“虚假宣传”就像直销行业的“毒瘤”,只要不除,就会不断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