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7月19日讯】(工人日报)行业发展迅猛,但用药安全和机构资质问题堪忧,相关消费投诉也居高不下 当心,医美行业那些无证医生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提升,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颜值”的热切追求,直接带动了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中国的医疗美容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但与此同时,医美行业也频遭消费者投诉。 7月15日,新浪黑猫投诉平台联合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医美行业投诉情况报告显示,虚假宣传问题占比14.04%、欺骗消费者问题占比为20.64%。 那么,医美行业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工人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快速崛起的“颜值经济” 今年28岁的崔瑛是北京国贸附近一家公司的公关经理。她表示,这份工作不仅需要足够的业务能力,出众的外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城市的职场中,漂亮女孩往往机会更多。” 医疗美容是崔瑛和姐妹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最近一年,她不但开了眼角,还几乎每隔几个月就要打一次“水光针”和瘦脸针,平均每个月在医疗美容上的花费近万元。 如今像崔瑛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希望通过医美手段,让眼睛更大、鼻子更高、脸部更瘦、皮肤更光滑。 更美App发布的《2018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正规医美市场规模高达4953亿元,大部分省份的医美机构数量以超过10%的年增长率快速增加。第一财经数据中心发布的《2018中国互联网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显示,医美用户中,59%的人群为90后,22%为80后。 当下正值暑期,张熙的医疗美容机构迎来了不少学生客人,有些还是家长带来的。 “最近几年,我们接待的客户年龄段在逐渐减小。80后、90后更愿意把钱花在把皮肤变好、变年轻上,95后、00后则倾向于‘改变形状’。不少学生都是来做‘鼻综合’,因为这个恢复起来需要时间。还有些是做文眉、割双眼皮,一般不会‘大整’。” 张熙说。 “不出医疗事故就没人举报” 医疗美容虽然能让人变得更美,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不少不安全因素。有业内人士表示,医疗美容不仅涉及水光针、美白针、瘦脸针这类风险较低的注射类产品,还涉及鼻综合、眼综合等需要“动刀”的高风险领域,一旦处理不当,轻者整容变毁容,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玻尿酸和肉毒素类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假货和水货。这些假货和水货未经过食药监部门的审批,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注射类产品有的会对年轻女性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张熙表示,美白针里的成分含有维生素C和氨甲环酸,而氨甲环酸可能会引起年轻女性闭经,大量补充维生素C则会引起腹泻、凝血等问题。 此外,伴随着医疗美容的升温,社会上的私人医美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不少是没有资质的小作坊。新浪黑猫投诉平台联合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则显示,医美行业巨大的缺口,也使得很多非法执业的“医美医师”趁机浑水摸鱼,经过短短几天培训就敢给消费者打针。 “自从2017年国家开始整顿医美行业,像我这样的工作室就成非法机构了。”医美从业者李文对记者说。但即便如此,如今李文的工作室还是从几十平方米的小房子搬进了200多平方米的高档复式公寓里。 记者走进她的公寓,二楼是她的住所,一楼是工作室,三个房间里摆放着几台设备、医疗床和一些医疗用具。李文还雇了两名“护士”配合她的一些工作。 李文表示,从业多年来积攒了不少客户,现在不敢打广告宣传,新客户都是朋友介绍过来的,而自己的店之所以“坚挺”,是因为进货渠道好,“不出医疗事故就没人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