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两端,在一些连锁咖啡店将星巴克视为洪水猛兽时,一些家庭式咖啡屋却热烈欢迎星巴克:即使跟在星巴克身后,迎接那些寻找不同消费体验的顾客,也足以令这些小作坊营业收入猛增。我只能祝这些小作坊好运,只要它足够小,没有发展扩大势头,或许可以在星巴克荫蔽下平稳经营,但千万别让星巴克起了疑心。 经济现象是复杂的,强大的星巴克所到之处,激起的是一个地区商业生态的连锁反应。在它周围可迅速形成一个小型的餐饮、休闲、娱乐圈,房价节节攀升,进一步促进政府整治提升周边环境,进而引来更多企业、商家入驻。这种星巴克效应,正在因星巴克自身的问题而逐渐消减,但它又引起了一系列文化的连锁反应,品饮咖啡成为年轻一代的生活、交际方式,传统饮食文化习俗、社交文化习俗出现了大规模断裂。某些地区,甚至打出了反对星巴克进驻的标语,以保护本地文化不被侵蚀。 在经济世界里,没有对错,只有输赢。强者拥有在全世界范围内经济规则的制定权和产品定价权,同时它还会产生文化副产品,通过商品形成文化输出。星巴克的产品正在失去特色,却仍能成为饮食风尚,只能说星巴克生逢其实,在一个标榜品位却不出产真正品位的时代如鱼得水,这是社会大环境粗暴重塑群体性思维的必然结局。世界文化大趋同千城一面,究竟是否是星巴克之过,并不能一语概之妄下定论。如果一个地区的文化生态如此脆弱,那么它在全球融通的世界里终将失去生机。如果一座城市没有自己的灵魂,一味责怪星巴克也没有任何意义。 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瑞泽尔在一版再版的《汉堡统治世界?!》中,描述了麦当劳快餐模式袭卷世界的恐怖景象,不论产业工人、顾客以及产品,全处于标准化流程中,在精密的计算与控制之下,一切皆可预测。星巴克虽为顾客保留了象征性的选择权,但这种选择也仅是量化标准下的再组合而已。如今的星巴克与麦当劳异曲同工,他的服务员通过简单培训即可上岗,早已不再是拥有对咖啡的不同理解,能调制出赋有生命和情感饮品的咖啡师。谁还能指望再在星巴克喝出品质、品味?慰藉心灵? 在现代社会,简洁等于效率,标准化、规模化与低成本、高收益有着近似直接的换算关系,而产品批量可复制性又为企业全球化扩张铺平了道路。在此大趋势下,本书留给世人三大迷思:星巴克模式还能继续称雄世界吗?在高贵的坚持与庸俗的商业竞争之间是否存在和解之路?在商言商的跨国大企业是否该为这个混乱的世界承担更多道义责任?▲ (原标题:星巴克模式还能继续称霸世界吗?) 责编:小美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直事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