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6月4日讯】(记者 一休)5月1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深圳举办的第一期“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培训班”上,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査局处长刘路军在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消费返利”风险公司有181家,涉及金额超过千亿元,约4600万人次投资人受骗受害。目前还没有被查处的“消费返利”平台有112家,这些平台的返利方式多是静态、动态收益相结合。 “直事儿”(微信ID:cndsn-zxbdw)发现,此前关于云联惠涉嫌传销被广州公安查处的消息满天飞。这是一家号称“消费可全返”、“消费等于赚钱”拥有超过300万会员的平台。消费返利本身并没有错,商家通过和第三方返利平台合作,让利一小部分给消费者,也是营销的一种手段,例如一淘网、返利网等。但就有一些骗子,借“消费返利”之名,行非法集资之事。 刀剑上的游戏、六部委发文警示 “直事儿”(微信ID:cndsn-zxbdw)注意到,消费返利的网络购物模式往往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并下单,然而,“消费返利”这一促销手段却被一些虚假返利网站所利用,加上“互联网+”的噱头之后,被包装出了众多诱人的概念:“花多少,返多少”,“消费=存钱、消费=养老”,“交押金买东西,45天全返还”,超市商品都“白拿”、白吃、白喝、白用,商品一律“不花钱”等幌子。面对这些充满迷惑性的概念和口号,消费者很容易踏入“高额返现”的陷阱。 针对消费返利存在欺诈的问题。在今年4月12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提醒消费者应注意“消费返利”中存在的高额返利难以实现、资金安全无法保障、运行模式存违法风险三大问题。所谓的消费返现,是一些第三方平台打着“创业”、“创新”的旗号,以“购物返本”、“消费等于赚钱”、“你消费我还钱”为噱头,承诺高额甚至全额返还消费款、加盟费等,以此吸引消费者、商家投入资金。央行等六部门指出,此类“消费返利”不同于正常商家返利促销活动,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首先是高额返利难以实现。监管部门指出,返利资金主要来源于商品溢价收入、会员和加盟商缴纳的费用,多数平台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正当实体经济和收益,资金运转和高额返利难以长期维系。其次是资金安全无法保障。一些平台通过线上、线下途径,以“预付消费”、“充值”等方式吸收公众和商家资金,大量资金由平台控制,存在转移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 另外,消费返现的运营模式存在违法风险。央行等部门强调,一些平台虚构盈利前景、承诺高额回报,授意或默许会员、加盟商虚构商品交易,直接向平台缴纳一定比例费用,谋取高额返利,平台则通过此方式达到快速吸收公众资金的目的。部分平台还采用传销的手法,以所谓“动态收益”为诱饵,要求加入者缴纳入门费并“拉人头”发展人员加入,靠发展下线获取提成。平台及参与人员的上述行为具有非法集资、传销等违法行为的特征。 除此之外,公告内容还提到,这类平台运作模式违背价值规律,一旦资金链断裂,参与者将面临严重损失。按照有关规定,参与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风险自担,责任自负;参与传销属违法行为,将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