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5月29日讯】(新华日报)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社会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两大趋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科学论断,是对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全面理解“医养结合”的丰富内涵 “医养结合”内涵丰富,不能简单理解为为老人看看病、送送药。它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是老年健康保健。“治未病”,是最高的医道。防病,对于容易生病的老人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定期为老人体检,是防病的主要措施。据调查,许多地方都制定了为城乡老人定期体检的制度,并建立了个性化的健康档案。但在不少地方特别是在城乡基层,由于受到当地财政状况和体检机构水平的限制,列入体检的项目不多,对老人健康状况的评估也不够精准。这是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对老人而言,体检是“治未病”的一种被动行为,真正要预防疾病的发生,还得靠老人自己。要采取开设专题健康讲座、组织老人交流养生体验等多种方式,宣传适合老人的养生之道,普及老人易发、多发病的病理常识,引导老人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尽可能延缓老人生理、心理衰退的进程。健康保健,无疑是养老服务坚持“医养结合”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 二是老年医疗服务。首先还是要解决好长期以来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增加医保药品目录,提高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进一步完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防止和克服老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进一步完善高级医疗机构与城乡社区特别是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联系合作制度,采取选派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基层医疗机构选派医生到高级医疗机构进修、医疗检查结果共享、远程医疗诊断等多种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医疗水平,让老人少跑路、少花钱同样能得到高水平的优质医疗服务;进一步开展对老人常见病、多发病的医学研究,有条件的地方可创办老年医院或老年专科门诊,方便老人看病就医。 三是老年康复护理。康复,是对残疾老人或因中风、摔跤、车祸等原因导致肢体或某些器官丧失其原有功能的老人而言的,通过药物治疗和物理康复治疗,促使其恢复功能。护理主要是对失能失智的老人和高龄老人而言的,这些老人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或自理能力衰退,需要有人贴身照护,以保证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康复和护理的老人,大部分人是有子女的,但子女再有孝心、再有经济实力,由于他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培养下一代,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长期贴身照护老人的日常生活。这就需要城乡社区或养老机构代行孝心和养老责任。因此,坚持“医养结合”,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四是老年心理咨询。老年期也是心理疾病的多发期。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少老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给予老人极大的精神关爱,普遍开展老年心理咨询活动,帮助老人消除心理障碍,调节好精神状态,真正心情舒畅地安度晚年,这是坚持“医养结合”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的治疗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对老年心理咨询和心理调节更是一个薄弱环节。对此,必须引起卫生医疗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