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如翔在保健品营销现场进行科普 郝如翔与体验店老板谈话 【直报网北京11月30日讯】(中国青年报)保健品营销现场气氛热烈。几百位老头老太太坐在那里,欢呼着鼓掌,只有郝如翔一个人偷偷垂下手,把手机藏在袖子里,打开了摄像头。 台上,自称来自“北京医科大学”的专家,拿着一小包“灵芝孢子粉”侃侃而谈。他家的产品“效果神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吃了孢子粉,这都不是事儿。台下,这些话被一字不漏地录进郝如翔手机里。 听了两天的产品宣传,第三天,11月16日早上6时左右,郝如翔领着山西省朔州市工商局、公安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个部门,共80多名执法人员,突击检查了位于朔州龙凤酒店的营销场地。这时,那位“专家”才知道,台下坐的郝如翔是朔州工商局副局长。 面对郝副局长手里的录音录像证据,营销者蔫儿了,受到了“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 这不是郝如翔第一次“卧底”。他听过各式各样的“健康讲座”,进过市里大大小小的养生体验馆。他把制服一脱,顶着一头花白的板寸,就像个领免费鸡蛋的普通老人一样,走进了一处售卖“温玉理疗床”的场地。这款保健床,价格被标到1万多元,号称可以“释放红外线”,不但能“杀菌消毒”,还能“防止血栓形成”。 自称是老中医的男子招呼郝如翔坐下,三根手指搭在了他的脉搏上。“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吓人的词一个接一个抛出来。 “我经常锻炼,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哪有那些病。”回想起这段经历,郝如翔哈哈大笑。 这位53岁的工商局副局长,分管的是经济检查、综合办案、直销监管和消费维权工作。在他的印象里,针对老年人消费群体的保健产品虚假宣传,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出现了。 “老人的钱好赚,养生的钱好赚。”郝如翔感慨。他所生活的朔州,是座靠着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西北小城,如今已经步入人口结构老龄化阶段。2016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近24万,占到人口总数的13.5%。 老人们越来越乐意在医疗保健上花钱,号称能改善睡眠的薰衣草被子、能净化血液的水疗仪,被他们大包小包地扛回了家。去年朔州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的涨幅是3.8%,排在第一位,超过了衣食住行的涨幅。 这里各式各样的养生堂、体验店越开越多。有一家甚至就开在工商局旁边的街上。郝如翔从单位大门口走到那家店门口,还不到五分钟。还有一家店开在了工商局家属院楼下。 2017年上半年,朔州市工商管理局开展了关爱“夕阳红”的专项行动,专门打击针对老年人消费群体的“虚假宣传”“违法广告”行为。 起初,郝如翔没想用“卧底”这招。对于工商局来说,找到保健品营销的地方很容易,有些消息来自受骗老人的儿女们举报,有些则是工商局工作人员,在街上收到的传单。 但是,当郝如翔和同事们一起,穿着制服,肩膀上别着执法记录仪,走进那些体验店和营销会时,营销者有时会站在台上,举着话筒问台下的老人:“你们说,我骗(你们)了吗?”台下的老人一起喊着回答:“没骗!” “啥都没卖”“不赚钱”,有些体验店的老板甚至说,自己的场所就是个“让老人免费休闲的地方”。 在这些“休闲的地方”,一大早,就有老人从家门口出发,坐着公交车赶来,领鸡蛋或其他礼品,体验产品,最后购买。有些老人生活空闲,在这家店接杯水,到另一家店热热脚,一家家走过来,就像“赶场”一样。 证据难找,被骗的老人也不配合。用郝如翔的话说,“洗脑太成功了”。许多老人甚至会拽着他的衣服,梗着脖子嚷:“这东西真的有效。” 一位老人拦住郝如翔,一口咬定自己没受骗,“病都好了”。老爷子80多岁,每天都要去一家卖水疗仪的屋子里消磨时间。他坐在铺着电加热垫的椅子上,温暖自己的尾骨和脊椎,再排着队,接一杯净水器里流出来的水,一口一口喝下去。淘宝上不到1000元的净水器,在这里可以卖到上万元。 工商局查了那家店之后,甚至有一位市里的退休老干部,直接找到郝如翔,替那位老板求情,说那款产品她也买了,觉得用着挺好。 郝如翔给对方讲科学,讲法律,讲到后来,老干部脸色都变了,“察觉到自己受骗了,花了冤枉钱”,匆匆忙忙走了。 郝如翔和工商局的同事,给那些保健产品售卖者总结出了“四张牌”的套路——礼品牌、感情牌、专家牌和团队牌。先用小礼品跟那些老人们套近乎,对他们嘘寒问暖取得信任,有时甚至还组织老人们去旅游。营销者多半要伪装个专家身份,用词夸张。 许多受骗者都是空巢老人,儿女在大同、太原甚至北京工作。还有些受骗者,文化程度不高,防范意识差,很难看穿那些带有欺骗性的套路。郝如翔这才突然冒出来一个念头——换上便衣,自己到现场去收集证据。 “卧底”时,他混在老人中间,听着那些让他觉得“不科学”的话,偷偷保存证据。等换上了制服,他会干脆跳上台抢过话筒,给台下的老人们讲法律讲科学。 “在这个舆论战场上,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他就不信,站在科学这边的“东风”,压不倒那些骗子的“西风”。最近的一次行动,他提前联系好市里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起参与,让真正的专家上台科普。 “难得他们替我们把这么多老人聚集到一个地方了,这么好的机会不用白不用,正好让我们来给老人们讲讲,让他们别再受骗。”他一脸打了胜仗般的笑容。 在工商局的一线工作了30年,撞进郝如翔眼里的虚假营销形形色色。他遇见过假的中粮集团,整顿过不合规范的理财机构。他的手机相册里,三分之二都是用来存证的。有词句夸张的宣传海报,一脸懵懂的老人,以及侃侃而谈的假专家。 对这些售卖者,工商局的处罚力度越来越大,从罚款几千元,到几万元,到现在的行政拘留。一位店主已经被行政处罚两次,郝如翔劝他,再有下一回,就该承担刑事责任了,“别再做这个了”。 当初那个给他把脉的“老中医”,后来,身份也被工商局揭穿了。2017年年初,“老中医”还在卖瓷砖,他嫌老实做生意来钱慢,就假造身份,做起了把脉的“营生”。假中医接受了处罚,不久之后离开了朔州,去了另一个城市。 郝如翔无法确定他是不是换了个地方,继续行骗。“希望不会吧。” 除了不断加大处罚力度,郝如翔也没想出,是否有其他让保健产品虚假营销绝迹的好法子。 半年来,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那些保健品的售卖会、产品推介会,开始跟工商局的工作时间“错峰”。早上6点开始,开到7、8点钟,赶在工商局上班之前结束。这些活动的场地往往是租赁的,工商局事先也很难知道他们聚集在哪里。 郝如翔在街上转悠,总结出了规律——那些能容纳足够多人的场所,要是哪里的门口突然停满了电动车自行车,多半就是有情况。 11月24日一早,郝如翔和工商局经检队的同事们一起上街巡查。车开出去不到10分钟的路,经过了三家“养生机构”。有的店经过几番查处,已经歇了业,墙上只留下横幅和投影仪的印记。有的店前阵子关停了,后来又偷偷开了门。 老人们满满挤在店里,工商局的人进来时,他们一起扭过头来,直勾勾地盯着执法人员看,就像看一群不速之客。有位老爷子光着脚,踩在某种能按摩脚底的仪器上,一直到工商局的人走了,都没有从仪器上下来。 如今郝如翔“火了”,“卧底”的视频,在网上的点击量超过了1000万。媒体的电话从北京、广州等地打来。有记者问他,知道自己现在是网红了吗,这位快要退休的老人,头一次听说这个词。 他上了当地的电视、报纸,照片也频频出现在网络上。他再走进养生保健场所,老板一见他就站起来招呼:“郝局长来啦?” 这下,郝如翔觉得自己的“卧底生涯”恐怕要结束了。“只能让局里其他有白头发的同事去了。”他哭笑不得,“实在不行,我们局还有退休的老同志呢。” (原标题:“卧底局长”成网红后自嘲:卧底生涯结束了) 责任编辑:小宇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