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7月24日讯】(中国商网)近日,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阿阿胶”)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18110万-21560万元,同比下降75%-79%。 此外,碧生源也在近日发布公告称,向腾龙盛源(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向腾龙盛源”)出售子公司碧生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这是向腾龙盛源继去年年底出售其位于北京市的总部大楼后,第二次出售旗下资产。 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作为老牌保健食品公司,东阿阿胶和碧生源的业绩一直受人瞩目,然而随着消费者的保健意识增强,上述品牌的产品功效饱受质疑,其销量难以提升。 重广告轻研发手段失灵 据记者了解,2019年一季度东阿阿胶的业绩已经初显颓势。根据其一季度财报显示,东阿阿胶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首现双降,分别下滑23.83%和35.48%。 东阿阿胶净利润曾一直保持正增长。据公开资料显示,其净利润从2006年的1.54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0.87亿元,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另外,自2005年起,东阿阿胶的阿胶块价格迄今累计提价18次。2001年,东阿阿胶的阿胶块零售价仅为每斤40元,目前已经涨到2200元左右,价格增长近55倍。东阿阿胶将产品设定为滋补品中的奢侈品,一斤2000多元,一般老百姓吃不消。 然而,提价行为并不可持续。中国保健协会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东阿阿胶过分依赖提价来增加利润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 此外,东阿阿胶的广告费用也不菲。在2017年虽然其研发支出增长了35.33%达到2.26亿元,但广告费用增加了2.30亿元达到5.14亿元,增长了80.99%。再加上市场推广费,广告宣传推广费合计达到13.74亿元。 另外一家老牌保健食品企业——碧生源的业绩也不尽如人意。据记者了解,2010年,主营保健茶产品以及减肥药品的碧生源在港股上市。当年,碧生源营收高达8.74亿元。但好景不长,其财报显示,2013-2017年,碧生源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997.6万元、4503.50万元、8821.40万元、-7456.60万元和528.10万元。去年,碧生源全年实现营收3.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4%,并由盈转亏,亏损额高达9347.2万元。 在业绩下滑的情况下,碧生源以变卖资产的方式为业绩“输血”。 去年12月31日,碧生源发布公告称,将位于北京市西四环的碧生源大厦,即公司总部所在地,以5.55亿元的价格卖给了吉宝置业子公司。根据物业评估报告,碧生源大厦于去年11月30日经评估市场值为4.8亿元。此次碧生源出售子公司碧生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总价为1.25亿元,相比评估市场值亏损了3.55亿元。 据记者了解,和东阿阿胶一样,碧生源也在广告营销上进行了巨额投入,2009-2011年,研发费用仅占每年营收的0.3%、0.9%和2.3%。即便到2018年,其研发费用仅为2354.8万元,而广告营销费用则为24684.9万元,超出研发费用的十倍。 产品功效被质疑 此外,记者发现,随着消费者的健康意识逐渐提升,上述保健食品的功效和安全性也饱受质疑。 以东阿阿胶为例,2014年,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陈罡,曾在自媒体丁香医生的微信公众平台上发表文章,名为《阿胶,被“神化”的水煮驴皮》。 陈罡在文章中写道:“总的说来,阿胶就是水煮驴皮,但熬制工序多了几分神秘。驴皮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水煮驴皮后变成了部分水解和纯化的胶原蛋白。遗憾的是,水煮猪皮、羊皮或牛皮,都可以得到类似的胶原蛋白。从营养学上说,它无法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并非良好的蛋白质来源,是一种劣质蛋白,在大多数国家的食品工业里仅作为添加剂使用。” 该文章曾引发激烈争论,但阿胶可以用来“补血”的说法,人民日报也通过官方微博表示,阿胶中的成分基本没有补血的功效。 碧生源的产品也曾引发争议。碧生源曾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到,上市公司并不能完全保证产品不对消费者身体产生伤害。 对此,中国商报记者通过电话咨询其客服人员,该客服人员表示产品主要由植物成分组成,对身体没有害处。但记者了解到,产品的植物成分中有番泻叶,曾有多家媒体报道,长期服用此中药对身体有副作用。针对该成分的安全性问题,该客服人员却表示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另外,据《国际金融报》报道,2006-2009年,碧生源每年均因“未经审批擅自发布”“虚假宣传”等被处罚。2007年—2010年,碧生源在北京、上海、广东、湖南、辽宁、江苏、内蒙古等地都曾因侵犯消费者肖像权、夸大功效、未获批文等原因被警告、停售或是撤销批文,经销商也有多次违规。 2012年年初,碧生源因虚假宣传、夸大产品效应再度引发争议。但碧生源坚称,公司上市后播放的所有广告均有批文,且都处于有效期,因此无任何违规行为。 上述受访专家向记者表示,保健食品行业经历了一段较为混乱的时期,产品的功效检测以及产品宣传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他认为,这两大公司的经历是目前保健食品行业的缩影,如果企业不重视产品研发,竞争力注定会下降。这也是整个保健食品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原标题:老牌保健品公司风光不再 顾营销不顾产品做法备受质疑) 责任编辑:蓝莓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