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风声鹤唳,一些“扛不住”的直销企业已经发不出工资,低迷的行情也蔓延到非直销领域。 汤臣倍健CEO林志成认为,这几年行业快速发展,确实有一些企业披着保健食品的外衣,在市场中浑水摸鱼,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如何发展得更扎实或更长远,而是想着如何快速赚钱。“权健事件”给整个行业带来利空,各家企业都无法避免这种负面影响。林志成表示,汤臣倍健在线下和线上渠道的销售差距,也从侧面反映出保健食品行业线上渠道品牌杂乱的问题。“汤臣在线下的渠道主要是药店,有33%的市场占有率,而线上只有6%,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对汤臣来说是幸运,但对行业而言不太健康。”他认为,一方面,中国保健食品市场是一年体量只有4000多亿元,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行业中基本上是区域型的品牌,缺少有规模的大企业,这并不利于行业的长久发展。 电商渠道逐步替代药店渠道 然而,有业内人士认为,保健食品行业中的中小品牌将被加速淘汰,各企业在抱团取暖的同时,提升了行业集中度。这得益于自去年年底以来,由于权健事件、新电商法和医保改革等事件的影响以及保健食品行业迎来更为严格和规范化的政策监管。 截至2018年底,以“蓝帽子”注册获批的保健食品有17470个,其中国产的16690个,进口的780个,进口备案44个产品,国产备案1398个。其中2018年批准的产品多为延续注册或是备案的产品,新批准的注册产品仅为3个。值得注意的是,从1996年到2018年,历年保健食品监管部门批准的产品数量变动较大,2004年1586个、2014年批准1316个。而自2016年7月1日《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保健食品注册受制于政策调整和相关配套政策出台滞后等因素,直到2017年12月,首例进口备案产品才获得许可,其后备案的数量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其中,2017年备案的产品为243个,2018年备案的产品数量达1144个,同比增长了371%。 前瞻产业研究院也分析认为,根据近几年来行业的政策环境来看,一系列监管政策的颁布使得行业得以规范化,也给行业龙头企业带来发展红利,从而使得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此外,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受渠道变革因素的影响较大,且药店渠道正在衰退但仍受中老年消费群体依赖,电商渠道正逐步替代药店渠道。从竞争比较充分的电商平台来看,国内品牌在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泛用领域拥有优势,而国外品牌则长于葡萄籽、奶蓟草片等针对性强的产品,两者差异较大。因此国内企业收购海外品牌将能迅速形成完善的产品梯队,抢占各细分领域市场。 我国目前对保健食品实行注册+备案制度,产品注册或备案后方可得到保健食品证书。大多数产品需走注册流程,审批严格且周期较长,导致新产品获得批文速度普遍较慢。但多位企业人士仍对行业未来抱有信心。一家外资直销企业巨头内部人士坦言,很多企业由于百日行动主动整改、主动收缩,下调上半年业绩,但是未来这一块的增长还是很值得期待的。“首先可以看到,在淘宝京东售卖的保健品营业额都增长得比较好,证明消费者还是很需要保健食品,另外在健康中国的大环境下,保健食品的作用和价值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该企业人士如是说。 (原标题:保健行业大整肃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责编:小美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